第679页

玩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864 字 2022-11-12

“第二件事,现在的市场主要是死了。没有交易,可朝廷自己就囤积了大量铜钱。”

李显原来还不大明白,现在也明白了,不看官仓里铜钱堆积如山,这不是好事。可不这样,难道朝廷自己去做生意,将铜钱放到民间去?因此听了李红的话,问道:“有何主意,快快道来。”

“现在棉布掉到每尺五文,想再掉,不如种粮食了。因此陛下可以采购一批棉布,边防士兵的衣服,官员的俸饷,以后都可以用棉布发放。等到棉布缓过劲来,这一进一出就为朝廷节约大笔开支。而且还使市场开始活跃起来,铜钱流向民间。反正朝廷即将得到大笔铜钱,不是吗?”

“也依你,”李显答道。如果真有大批铜矿,他也舍得。但没有这个铜矿,那又是两回事。

“第三件事,就是每确认一处铜矿,可向天下发放公告。让这个消息,使某些手中还囤积着大批铜钱的人,主动拿出铜钱出来交易。”

这也是一个办法。李显立即同意。

其实也听出来了,李红这三件事,都是为了辅助国家的。要么使经济回温,要么使粮价平稳。

但第四件事却是王画私人的,李红说道:“还有一件事,因为陛下没有过问,二郎没有说过。问题也不大,但有些逾制,所以想了想,还是托奴婢向陛下解释了一下。”

“什么事情?”

“陛下也知道的,二郎进粮的地方很远,虽说用了以货易货的方法,将粮价本钱压低。但还是没有办法将本钱压缩。于是在夷洲设立了一个造船的作坊。本来也想设在中原的,可这样一来,因为雇拥大量的工人,还有中原的树木都有主之人,船只成本提高。但二郎手中又没有这些钱。因此在一些岛国上抓了一批奴隶,在夷洲设立了一个造船的作坊。还请陛下宽恕。”

原来就是这件事,难怪王画手中有那么多大海船。虽然这件事是有点不好,周边许多国家都在抗议唐朝百姓野蛮,到他们国家抢掠,连百姓都抓。但除了大食、吐蕃、突厥,这些小国家谁将他们生死放在心上。

是有点逾制,可王画是为了国家,也不算过份。李显说道:“恕王卿无罪。不过这个夷洲在什么地方?”

提起大洋洲恐怕没有人清楚,但提起夷洲,还真有许多大臣知道。

张说答道:“启禀陛下,夷州在潮州与泉州东面的海域上。在三国时,东吴孙权曾派卫温与诸葛直率水军一万到达此处。但因为水土不服,官兵死伤十之八九,最后带数千夷洲百姓返回东吴。东吴太守沈莹根据带回来的夷人描述,在《临海水土志》里写过夷洲的情况。夷洲在监海郡东南二千里处,当地气候炎热,没有霜雪。四面皆山,人民各自不相往来。衣服风俗也因此各异,但人皆髡头,舅姑子父,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

忽然想起来李红还在这里,这个话题不能说。于是转了一下说:“居民喜欢将鱼内卤在陶罐中,部落中用木棍敲击中空的木头,招呼部民。打仗时将敌人头砍下来,挂在院中木杵上,几年都不摘下来,召显自己的战功。到了隋炀帝时,又派出陈稜率万余兵,前往夷州。但因为语言不通,陈稜与当地酋长谈判不顺利,刀枪相向,并带了数千当地居民返回隋朝。可应当有闽广之地的百姓与此处交往商贸。”

最后一句,张说说得不肯定,因为朝廷对这个就从来没有关心过。

李红不作声,她心中有数。张说的夷洲就是王画的小琉球,也有唐朝商人将它称为小琉球。有贸易往来,很少,大多在后来的高雄一带。让王画有意避开了。再往北走,因为这些原住民不开化,十分野蛮,也没有客商敢去。如果不是在海面上盯上了这块地方,以及捉捕奴隶业的兴起,造船厂再过十年都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