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页

玩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495 字 2022-11-12

李显忽然话题一转说道:“王卿,夷洲之事,让朕现在很苦恼,你有没有办法解决?”

夷洲?王画悄悄看了一眼韦氏,看到她面沉似水,居然看不出一丝表情。已经在最高权位上呆了好几年,这一点养气的本事还是有的。

其实解决夷洲不难,主要是争议。

王画那种治理夷洲的办法也是不对的,不过他料到因为离中原近,早迟让朝廷发现。因此也没有打算真正治理。后来欧洲的殖民地比中国的羁糜政策又要高明一点,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要么就象英国统治印度一样,几千人硬是将几千万百姓奴役,可一旦百姓崛醒,马上就推翻了。虽然大多沾着二战的光,可不能不与人口基数有关。还有一个地方,人口基数跟上了,但血缘混乱了。美国。当地的土著人杀得差不多了,可来自国家太多,有英国的、法国的、西班牙的、爱尔兰的、荷兰的等。没有了一个准确的归属国,因为统一之下,也失去了宗主国的方向。

所以王画大量迁移唐人,一是为了便于控制统一,二就是为了不忘记这个根。而且他在大洋洲与各岛上开始推广教育,还是很活泼的教育方式,但对这个根的教育却是唯一死板的对象。

他答道:“陛下,不难,只有一处有些困难。只要迁移一批唐朝百姓过去,然后恩威并用。不服的可以用军队镇压,对于安抚的可以用王道化之,使他们开化,主动服从唐朝管理。也就是分而化之,用岛上的原住民对付岛上的原住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难的就是那一个百姓愿意前去?”

与王画不同,他动援了无数百姓,唐朝也能动援百姓。可唐朝政府能象他那样,提供百姓所有的衣食住行?然后利用巧妙的经营,再将这个补贴赚回来?这是不可能的。

要么就象王画手下那样,大肆捕杀,可杀过后挪出来的空间,立即有百姓耕种。这才是捕杀的真正意义。不然将所有岛上的百姓杀完了,自己也折损了大量士兵,有什么意义?

这也是唐朝现在头痛的难题。岛上数千精兵,士兵不少了。可关健他们不是去杀人的,而是统治的。这才是为难的地方。

李显想了想,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朝廷强行将百姓押往夷洲,那是不太现实的。如果仅凭鼓励,更是一纸空文。就象王画,在钦州还不是在海外,接人都接到长江了,一路提供所有的衣食住行,到了钦州后马上有就工作做,有田耕。在没有得到收成之前,王画一直变向贴补到收成之来。但过去了多少人?虽然几十万十分可观,但唐朝有多少流民逃户?如果放在洛阳,不用接,也能涌过去五十万一百万的百姓。更不要说落后,还有许多危险的夷洲。

不然朝廷为了流民逃户,三番五次动援前往宽乡,都没有那么困难了。

他在惋惜,王画也在惋惜,那么好的一片地方,就因为韦家的贪婪,糟蹋了。

李显将话题再次一转,问道:“王卿,你说的那个白令海峡有没有误?”

王画听到一些,但知道得不多,只知道唐朝派了三百精壮人士,携带着大量供给,去了东北。不过这也是王画反感的地方,既然自己已经说过在与他们联系,有什么好东西以后拿出来给朝廷。事实上他也准备这样做,现在唐朝不象唐初时唐朝,特别是士兵战斗力严重下降。他也想唐朝强大,也想汉人这个最鼎盛的王朝多保持三百年四百年,这对汉人文化的发展将会有重要贡献。宋朝不提,自宋朝后,宋明几乎都是软蛋。让清蒙治理中国,能治理得好么?就象用海地人治理美国,能治理好么?这是文明的倒退。什么康熙乾隆,那个繁荣是假象,两个人手中制造成了多少文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