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页

玩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213 字 2022-11-12

第670章 兵戈起

正如王画所说,李隆基速度很快。

在王氏的规劝下,他立召集岐王李范、薛王李业,李业的亲生母亲是王贤妃,李范的母亲是崔孺人,主要这两个人比李隆基岁数小,因为李隆基十分放心。

除了他们外还有一个六弟早死,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李成义与李宪,也是太平公主一心想扶助为皇太子的人选,用以代替李隆基。因此李隆基心中没有怪罪,然而不敢信任。

同时还有郭元振,王毛仲,李令问,王守一,高力士,姜皎,李宜德,李令问是李靖弟弟李客师的孙子,李隆基自小长大的玩伴,王守一则是王皇后的哥哥,姜皎则是王守一的死党。高力士、王毛仲与李宜德不必说了。

这个情形有些可怜,所以李隆基十分担心,力量是太弱了一点。

但事关紧急,不得不发,还有一个人可以利用,崔日用,可是李隆基对崔日用还不如对郭元振放心,因此这一次谋划并没有通知崔日用。

几个人开始聚在一起密谋商议,其实这几个人也在豪赌。不但他们没有重要人物可供参谋,连调动的士兵也非常少。不过好在郭元振善长兵事,这也是李隆基将郭元振喊来密议的主要原因。

几个人当中,郭元振虽然是兵部尚书,可靠他一人调不动军队,王守一与姜皎他们也只有出出嘴皮子。唯一手中能调动一些微弱军队的只有龙武将军王毛仲。

李隆基掰掰手中的力量,心中甚是怀念当初王画秘密率领血营军队进京的时光。

看到李隆基有些迟疑,郭元振道:“陛下,虽然我们能调动的士兵很少,贵在诸邪没有防备,又是顺乎天意,不愁不会成功。而且不是人少,是要隐秘,使对方意想不到,同时也要迅速,日久生变。陛下,千秋万代之功,全在陛下一念之举。”

不用郭元振劝说,李隆基也不得不发,不然还有几天,他不发作,太平公主要对他发作了。于是点头说道:“喏。”

开始通过王毛仲,立即调用王毛仲的手下亲信以及闲厩里的马匹,确实人很少,只有三百人来。

李隆基让王毛仲秘密将这三百人从武德殿调到虔化门。

但不是一点优点也没有的,因为人数少,不引人注意。

李隆基又下诏让李慈等几人进谨,这些人都是太平公主的亲信,他们执掌着羽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