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页

楚[校对版] 庄不周 2037 字 2022-11-12

季心、丁固同时大喝:“平戟,冲锋——”

奔驰中的将士纷纷放平了手中的铁戟,用手臂紧紧的将铁戟夹在肋下,左手抬起了弩,眼睛从缚在左臂的小盾下瞄准前方。被骑兵将士护在中间的蒲苴子和楼烦等殂击手利落的抽弓搭箭,瞄准了越来越近的匈奴人。

双方越来越近,五百步,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

“射!”几乎就在同时,双方都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两朵乌云从阵中飞起,在空中交汇,然后擦肩而过,猛扑到对方的阵中。锋利的箭矢带着利啸,扎入士卒的身体中,中箭的士卒发出一声声闷哼,有的继续向前冲锋,有的则落于马上,被随后奔腾的马蹄踩成肉酱。

楚军大部分用的都是弩,射程远,力量大,再加上锋利的钢制箭头,射到匈奴人的身上,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大部分中箭的匈奴士卒都受到了重创,只觉得自己的鲜血飞涌而出,连带着自己的生命也跟着飞出了体外,一个接一个的栽倒在马下。而楚军戴着头盔,胸背都有精甲护体,匈奴人的箭射在上面,造成的杀伤十分有限,就算射在没有铁甲保护的四肢上,也不至于丧失战斗力,相反倒激起了他们心中的杀气,越发的疯狂。只有射在战马身上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受伤严重的战马扑倒在地,影响随后队伍的流畅。好在他们这几个月的训练到位,将士们及时的调整战马,从栽倒的战马上面越过,继续前进。

两相比较,迎面的箭阵交锋,匈奴人的损失远在楚军之上,遭受到楚军弩阵的攻击之后,冲在最前面的匈奴阵型一下子稀了不少。

射出了手中的弩箭之中,楚军立刻扔下了手弩,双手端起铁戟,向迎面冲来的匈奴人刺了过去。

“轰”的一声,两军相撞。

项羽第一个冲入匈奴人的阵中,乌骓飞驰而过,手中的铁戟和战刀一闪,三名匈奴士卒当毙命。他纵马狂奔,铁戟如龙,战刀如虎,戟起刀落,将一个个迎面冲来的匈奴人斩于马下,面前无一合之将。季心和丁固带着亲卫营紧紧的跟在后面,顺着他杀出的这条血路,奋勇向前,两侧的将士伸出的铁戟组成的钢铁丛林,如同一把锋利的锯齿刀,狠狠的削过匈奴人的阵势,所到之处,匈奴人人仰马翻,惨叫声一片。

蒲苴子和楼烦等人不用弩,他们用的是弓,目光如电,在飞驰而过的匈奴人中搜寻军官的影子,手飞快的搭箭拉弓,准确的将一个又一个从他们面前经过的匈奴军官射于马下。他们这些人都是从各营之中挑出的射击高手,任务就是射杀对方的军官,造成对方的指挥系统不灵,项羽不仅给他们配备了最坚固的盔甲,还为他们每一个都配备了四名强悍的戟手保护他们的安全,他们自己不用带铁戟,却需要多带箭,每人随身配备两个箭囊,备用战马上还各带两只箭囊,足足两百支箭。

两军一接触,楚军的凶悍就让姑夕王大吃一惊。他本来以为,三万精锐对付一万楚军那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他也知道楚军的装备好,但他认为那不能弥补人数上的差异,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有把握的亲自带兵出击。可是他现在后悔了,他发现楚军的战斗力远远的超过了他的预期。

姑夕王没有和楚军骑兵交过手,他只听头曼他们说过,楚军装备铁甲、马镫和铁戟,还有锋利的战刀。马镫可以弥补他们在马上不稳的缺陷,铁甲可以让匈奴人的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而铁戟和战刀则将他们的杀伤力提高到惊人的地步,特别是铁戟,一丈五左右的铁戟迎面刺来,匈奴人手中的刀往往还没有碰到他们,就被刺中,或者推杀于马下。一对一单挑的时候,你或许有机会躲过他们的铁戟,近身搏杀,可是集体冲锋的时候,你躲过了这一个,未必能躲过下一个。相比之下,你手中的刀如果不能正好砍中他们的脖子,而是砍在他们的甲上,那你能将他们砍伤就算运气好了,基本是别指望杀死他们。

姑夕王曾经把这些当笑话,他觉得那些头曼打了败仗给自己打借口。不过就在二十年前,秦人也好,燕人、赵人也罢,他们能打败匈奴人,仗的都是弩的威力强大,阵而后战,匈奴人的确不是对手。可是他们的速度无法跟上匈奴人,在马上的战斗力也不能和匈奴人相比,即便是胡服骑射的战国骑兵也是这样,李牧击败匈奴人,靠的就是弩和车阵,那是伏击战,而不是草原上的骑兵对攻。姑夕王相信,就算楚人利害,这短短的几年之间,他们不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骑兵对攻,还是匈奴人占据上风,种地的农民怎么可能和游牧的猎人在马上较量?

一切,都是那些吃了败仗的家伙胡说八道。

但是他现在后悔了,他发现头曼不仅没有胡说八道,在某种程度上,他还没有把楚军的威力清楚的表达出来。比如楚军的战马和匈奴人比起来毫不逊色,比如他们比匈奴人还阔气,清一色的一人双马,战马的体力保持得很好,冲锋起来的速度惊人。比如那些楚军手中的长戟简直就是夺命的毒棘丛,让人躲无可躲。比如他们在马上的稳健,比起匈奴人来有过之而远不及。

姑夕王知道,最后一点应该都归功于那个叫马镫的东西,这曾经是他最不屑一顾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