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怎么会呢?我不管你谁管你?”李重拍着胸脯像满天神仙保证,要不是蔡琰拉着他,李重就要磕头焚香了。

“那你还要替我报仇!将王允那个老匹夫千刀万剐。”蔡琰接着说道,说着话,还用力在李重的怀里拱了拱。

“放心吧!”李重拍了拍蔡琰的粉背,低声笑道。对于王允,李重真没什么好印象,在李重看来,最悲哀的计策就是美人计了!男人都死光了吗,非得让一个弱质女流去拯救苍生吗,一个国家如果沦落到这种地步,那就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说道最有骨气的国家,不是强汉盛唐,也不是鼓吹的天朝,而是内忧外患不断的明朝,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才是泱泱大国的气度、风骨。

王允那算个什么东西,靠着女人的裤裆苟活的人物,真要是落到自己手里,李重肯定一刀咔嚓了他。

李重却不知道王允差一点自投罗网,王允被貂蝉一脚踢伤了下身,留在长安,心中十分恐惧,无奈之下,抛弃了司徒的名声,装作乞丐,逃得一条生路。等到长安安定下来,王允混出城去,心中盘算投靠哪位诸侯。

说起来王允还有些忠君爱国的心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曹操和李重,这儿人当年追杀董卓尽心尽力,被王允划到忠臣良将的一方,略一思索,王允觉得李重实力太过弱小,出身也不高贵,于是投奔曹操去了。

李重好容易安慰了蔡琰,这才叫叫人给蔡琰送上吃食,自己陪着小萝莉吃了顿晚饭,这才回到房中休息。

光阴似箭,转眼间到了九月麦熟之际,李重和众人商议之后,决定出兵攻打马邑,抢收军粮。

这一次李重依旧带领三千五百人的军队,兵分两路。一路由李重亲自率领,三千人攻打马邑,另一路则由太史慈统领,切断阴馆的援军,这是太史慈的老本行了,太史慈做得轻车熟路。

秋高气爽,行军十分惬意,不到三天,李重就到了马邑境内。此时斥候前来相报,马邑县令领兵一千前来应战,李重急忙停下脚步,叫全军戒备。

李重所在之地十分荒凉宽阔,正适合两军交战,李重兵力占优,于是排出了一个极具攻击力的阵势,两翼张开,各一百骑兵压阵,分别由廖化和蒋钦带领,中军两千人,全都是步兵。

这是一个类似鹤翼阵的阵势,只要两军交战,廖化和蒋钦就会带领骑兵冲击敌军的后阵,然后两翼合围,全歼敌军。

当然这只是李重一厢情愿的想法,具体情况还要开战才能看得出来。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马邑县令带领着一千兵卒前来应战,李重站在高处望去,却见到马邑守军步履踌躇,心中十分得意,心道:我看你们还怎么死守。

马邑的守军确实不想出来应战,但却没有办法,他们真要是躲在城墙后面死守不出,李重割完麦子,都有调头就走的可能,这年头只要有粮食不怕吸引不来流民。而且李重把粮食都抢走了,马邑的百姓吃什么,喝西北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