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我们现在有雄兵十万,而金军已经外强中干,不如我们挥军直逼金国国都上京会宁府,这样就能一劳永逸。”提出如此冒险主张的,自然是近卫军骑兵团团长江晨星了。

眼见诸将争论不休,赵抗覆掌虚按,示意大家先静下来,总结道,“大家的意见都有一定道理,我想问题在这里,我们是打算以攻城为主呢,还是以野战为主?”

“虽然我们‘先登’勇士的攻城能力天下无双,但是如今野战能力也大大增强,比较一下的话还是野战更为有利,关键在于野战中我们的士兵阵亡比例要小得多,等伤养好战斗力便又能恢复。”近卫师中资历最老的步兵一团团长郭玉答道,“只是如今金军被我们打怕了,根本不敢出城与我们野战,如之奈何?”

“经过这段时间的征战,我想诸位也已经注意到了,金国的财富与兵力都集中于大城市,所以我们的待选攻击目标只有两个,上京会宁府和黄龙府。既然我们希望野战,那么就依据这点进行分析,黄龙府是军事重镇,城高兵多,很难攻下,而现在它的地位又大不如前,我们即使围攻黄龙府,金军也未必会派出援军。而上京是金国国都,这些年金国国力强盛,根本没谁敢去攻击它,所以防守相对要松懈一些。而且我们若围攻上京的话,各州县一定会派出援军,我们正好各个击破!”赵抗说完后环视众将,“有意见尽管提出来。”

“王爷,上京距离这里甚远,我们深入腹地,万一敌人用轻骑切断我们的粮道与归路,那该怎么办呢?”一个新晋升的营长发言道。

“这个担忧不无道理,你叫什么名字?”赵抗微笑着问道。

“近卫师步兵二团一营营长刘狗剩!”那个营长起立高声叫道,引来哄笑一片。

“这名字不太好听,我给你改个名字吧,你以后就叫刘林山好了,你坐下吧。”赵抗并未像其他将领一样露出轻视的神色。

“谢大王赐名!”刘林山谢过后坐下了,神情似乎很激动。

“刘林山营长的担忧,也不是没这个可能,所以这次粮草辎重随我们上路……”赵抗缓缓说道。

“这……太影响速度了吧!”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对赵抗这个想法表示反对。

“我刚才已经说过,我们这次是寻求野战去的,而不是千里奔袭攻击敌城。我们带的粮草辎重越多,行军速度越慢,金军就越会觉得有机可趁,那时他们自己便会上门来送死的……”赵抗含笑答道。

第一百八十章 母亲

“而我们的粮草会分开放置,以我军如今的规模,他们就算成功烧掉一处也毫无意义。另外,在任何时候每个士兵都必须携带三日的干粮,以备不测。考虑到反正行军速度要受到拖累,我们干脆顺便将沿路的府县一并扫平好了,战利品我可从来不嫌多的啊!”赵抗这话一说,引来哄笑一片。

赵抗给李天佑留下三个月的粮草之后,就整军出发了。说是辎重粮草一起上路,其实也就带了一个多月的量而已,这还是防备金军玩起坚壁清野这一套,不然十天口粮就足够了。十万大军缓缓北上,先是攻陷了兴中府城,然后又折向东方,进入了早被近卫师扫荡过的咸平路。八月上旬,赵军攻陷隆州之后,上京会宁府已经近在眼前了。金军此时早已知道了赵抗的攻击方向,在宋瓦江北岸设下了防线,屯兵五万并建起了简易的水寨。赵抗的十万大军大都不习水战,可以说这次遇到了一个较大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赵抗特地带来的千余精锐水兵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如今正值夏季,南风劲吹,赵抗将强征来的上百条小船塞满火药和各种易燃物,藉着风势驶向金军水寨,水兵点燃引线后跳水逃生,金军自认为坚固无比的水寨在火药爆炸的轰鸣声和几乎将江水煮沸的烈火中灰飞烟灭。而赵军主力则趁势强渡宋瓦江,直逼上京城下。

由于宋瓦江防线崩溃,军队损失惨重,如今上京城内及其周边地区的总兵力已经不足五万,而且士气低落、人心惶惶。求援的文书早就发出去了,可是上京城的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两江环抱之中,援军要来就得渡江,结果赵抗严格遵守“半渡击之”的古训,在不到十天之内,又将第一批来援的一万多人全部歼灭。上京城如今只剩下两条路了,死守或者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