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先翁诸般都好,就是有时有妇人之仁,遂有今日之祸。”纥石烈志宁并没立即回答完颜亮的问题,反而先评价起兀术来了。但他说的倒是挺准确,兀术先后放过了三个人,第一个是赵构,结果南宋建立,金国没能一统天下;第二个是赵抗,结果赵国建立,金国自身的安全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第三个是完颜亮,结果不但被他夺走兵权,连命都送掉了。

完颜亮听后干笑一声,他以为纥石烈志宁还是对兀术当初放过自己不杀有些不满。但很快他就明白了纥石烈志宁话中真正的含意,“志宁你大可放心,朕可不是一个仁慈的人哪。”

“陛下,歼灭赵军的机会一旦出现,便不能有半点迟疑,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纥石烈志宁终于说出了他的真实意图。

完颜亮听后表情严肃地点了点头,他知道纥石烈志宁接下来要说的话一定非同小可。

纥石烈志宁这时笑了起来,“其实论用兵,陛下您与布帅并不在微臣之下,然而你们一直与赵军交战,当局者迷,反而是微臣这个与赵军交手次数不多的人旁观者清了。”

帐内的声音细若蚊蚋,此时除了里面鬼鬼祟祟的两人,无人知道将会有什么样的危险摆在北伐军的面前……

赵抗此时刚刚离开徐州返回临安,临行前他将刚整理好的赵国王位继承制度的粗稿公布了出来,一下子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致内容是这样的:赵国不设固定的王储位置,赵王的子嗣不但不能凭借出身获得继承权,就连爵位都必须靠自己的功勋来换取。当然,必要的差别待遇还是有的,要不然估计没谁愿意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国王了。首先,国王的子嗣从军时不必从士兵做起,可以一开始便担任基层军官的职务,但最高也就营长。其次,当国王死后,他除下任国王以外的其他子嗣可以获得特别功勋二千点,女儿则是一千点。以上便是身为国王儿女的有限权利。而且,某种意义上讲,赵国每一个国民,都有成为国王的可能,当然,那只是理论上的可能。

第三百六十七章 继承制度

赵国决定下一任国王的依据是军功,准确地说,是年平均功勋,但立功年限不得低于五年,以免新国王因经验不足而犯下大错,另外,斩首功勋若不到总功勋的三分之一,那么总功勋按斩首功勋的三倍计算,以免这一制度发展下去却变成了内政能力的比较。还有一点,用于比较的功勋不是实际功勋,而是修正过的结果,修正的方法就很值得玩味了,这正是形成差别的关键所在……

赵抗这样做也是没办法的,如果真的搞成每个人都有继承权,那赵国非空中解体不可。但若还是沿用嫡长子继承制,出垃圾君王的概率又实在太高了。赵国的军权可都是集中在国王手中的,要是无能之人坐在这个位置上,危害实在太大了。所以赵抗思量月余,找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他规定,国王的子嗣功勋照实计算,三代以内的王族子弟减半计算,三代以外的支系王族成员再减半,外姓之人则再减半。以上只限男子,如果是女人的话,还得减半。另外,如果是外姓或女人成为国王,其子嗣在王位继承上作外姓处理,但可以享受前面提到的两项权利。而如果某外姓连续两代担任国王,并且保持赵国原有的基本制度不变,那么该家族可以取代赵氏,成为新的王族。另外,每个人都有继承的权利,也有不继承的权利,也算是给个人保留一点自由。

如赵抗所料想的那样,这项制度虽然对大部分人都有好处,但是由于中华数千年以来家天下的传统,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了反对。但是赵抗表示,自己虽然还年轻,但未必就一定会有儿子,就算有儿子,也未必就适合当国王。就算一切都满足,几代之后也迟早要出问题的。因为赵氏子弟都从这项制度中获利,所以赵抗提出一个还说得过去的理由后,大家就不吭声了。

接下来是女人的问题,中华自古以来就是重男轻女,大家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在大家看来,赵抗允许女人参军从政就已经很过分了,要是出现了女王,男人们的面子还往哪儿搁啊?但赵抗以武则天和历史上几个有名的太后为例,证明女人是有可能当好君王的。而且赵抗表示,自己已经对女人继承王位做出了很大的限制,就算是自己的女儿,也得比她的兄弟多出一倍功勋才行。何况赵抗还对王位旁落到女儿的夫家做出了防范,那就更没什么问题了。若她真的能做到,证明其才能出众,为什么不能当女王?最后,赵抗用一句话令大家都哑口无言,“难道你们觉得自己连女人的一半,都做不到吗?”

外姓继承的问题是反对得最激烈的,家天下的传统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不过因为除了赵氏子弟以外,其他所有人都从中得利,赵抗其实只需要说服他的那些堂兄弟和侄子就可以了。赵抗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一个外姓之人能获得超过第二名八倍的功勋,那他完全可以说是百年不遇的奇才。对这种人来说,就算你不给他机会,只要他有野心,也一样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夺得王位。而那样的话,赵国将陷入内战的泥潭,百姓就太可怜了。而且,如果此人是通过暴力方法夺得王位,那么原有的赵氏王族一定会被斩草除根,这对赵氏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国王可以预先将其除去,但是一来人才难得,这样做实在太可惜;二来也可能会失手,那么此人夺位成功后,想他不报复都是不可能的。而从古到今,还没有一个王朝是亘古不灭的,赵抗这样做也是为自己的家族留条后路。赵氏族人本就对赵抗心怀畏惧,再加上赵抗说的也确有道理,大家便大都不再反对。而赵抗又适时地激了他们一下,“难道你们就没一点志气吗?我已经给你们大开方便之门了,你们要还赢不了,我就真的得叫你们一声‘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