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

辛弃疾由于大意没能闪开,结结实实地吃了一记,要不是身体平衡性上佳,最后还是勉强站住,今天丢脸可就丢大了。而赵抗更是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吃亏了吧,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可大意,现在你该明白了,哪怕是一匹马都不可以小看啊!”

小辛弃疾显然已被激起了好胜心,他凝视着那匹让他灰头土脸的骏马,转头对赵抗说道,“父王,我就要这匹了,其他的马你让人牵走吧,这匹似乎不是很听话,有其他的马在旁边不好驯服。”

“你要那匹?”赵抗也懂一点相马的知识,立刻劝阻道,“这匹倒是母马,可惜毛色不纯,恐怕纵好也有限,何况大食马都以温驯著称,而这匹马却十分暴烈,搞不好是匹杂种马,我劝你还是换匹好了。要不,我再给你点时间,你骑上去试试看。”

赵抗深知儿子的骑术高出自己甚多,并不担心其驯服不了那匹母马,他是说让辛弃疾骑上去比较一下优劣。可辛弃疾没有半点犹豫,“孩儿就要这一匹,请父王成全。”

见辛弃疾说得郑重,赵抗自然不好多说什么,便命马倌将其他十九匹马牵走。这样场地便自然腾出,正好方便辛弃疾驯服烈马。他却不知道,小辛弃疾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四岁就开始接触马匹,若要论相马的本事,比起只是偶尔骑马的赵抗要强得多。打从辛弃疾被踢飞的时候起,他便注意到这匹马的不凡之处。辛弃疾年龄虽小,但体重已经不轻,而且他的武功底子也好,即使是他大意了,能将他踢飞也足以看出此马脚力尤其是瞬间爆发力过人。而且随后辛弃疾又注意到,那十九匹公马虽然看上去个个高大神骏,但它们似乎都与那匹母马保持了一定距离,与其说它们倾慕那匹母马,还不如说它们在害怕,就像是臣子面对女王时的那种害怕。马是有灵性的动物,它们的眼神可以透露出很多信息,再加上辛弃疾刚刚在这匹母马身上吃了亏,自然想要出一出这口气了。

也正因为这一点,辛弃疾这次显得很有耐心,他开始慢慢地靠近烈马,以消减她的敌意和戒心,同时也顺便仔细地观察。由于这匹母马个头不高,辛弃疾刚来时一直被那些公马给挡住了视线,好不容易有机会靠近却又被一脚蹬了出来,直到现在辛弃疾才有机会看到这匹令他脸面大失的骏马的全貌。

“好……好漂亮!”辛弃疾看着眼前的骏马,不自觉地呓语道,那眼神就像看到了难得一见的美人。的确,精致如同象牙雕刻的头部、颀长而优美的颈项、大而深邃的眼睛、平衡协调的躯干与四肢,无不散发出近乎完美的魅力;而她灵活的耳朵和尾巴,则又时不时地显出如同小姑娘一样的可爱与俏皮;一身纯白的毛色更是散发出一种雍容华贵之气。

看到眼前几乎完美无瑕的骏马,辛弃疾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大食人会将其当成劣等货送人呢?随着辛弃疾视线的下移,他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是因为她的脚……”

一般来说,优良的大食马几乎都是白马,而且毛色越纯,便越显得珍贵。而辛弃疾眼前的这匹骏马,其躯干的毛色勘称极品,就如同新积的白雪一样纯洁无瑕,可是到了膝盖以下,此马的毛色一下子变成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暗红色……

可在辛弃疾眼里,即使是这样,这匹马依然很美,毕竟大食马相较赵国常见的草原马种优势实在是太大了。辛弃疾毕竟还是个孩子,居然对那匹刚才还踢了自己的烈马安慰道,“别难过,肯定是他们不识货,没看出你的厉害。”

第四百七十一章 有子如虎(四)

马这种动物虽然很有灵性,但也不至于听得懂人话,就算这马真的那么聪明,她刚来汉地没多久,也不可能听得懂辛弃疾说的汉语。但是大概是感觉到辛弃疾眼神中的善意,这匹原本躁动不安的烈马平静了很多,可谁知道就在这时辛弃疾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猛地上前一步抓着鬃毛跃上了马背!

“这个臭小子,我还以为他只会耍帅呢,这招他是什么时候学会的?”远处看到这一幕的赵抗自言自语道。他在教育辛弃疾处理人际关系时一定要学会“笑”“如果对方是朋友或者可能成为朋友,那么你的笑容将会增加他对你的善意;如果对方是敌人或者可能成为你的敌人,那么你的笑容将降低他对你的敌意,无论你是想缓和两者关系,还是想使其放松警惕以除去他,都是很有利的;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你笑了什么用都没有,你至少也没损失什么,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所以你一定要多笑!”

可是辛弃疾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挺听话的,但是在这件事上却根本置若罔闻,他的理由是“连哭笑都不能自由,那还不如死了算了!”。但就在赵抗无可奈何只能放任自流的时候,却发现辛弃疾早已学会了这招,而且似乎比单纯的笑容更加高明,赵抗一时还真的不知说什么是好了。

那匹大食骏马既然是连极擅养马的贝多因人都无可奈何的烈马,怎么可能甘心让一个孩子骑在她的背上?只见这匹烈马以难以想象的幅度颠动着身子,几乎都快接近于翻跟头了,还时不时地左右摇摆、加速急停,可她折腾了足足一个时辰,愣是没能将背上的男孩给弄下来。这其中固然有辛弃疾骑术出众、体魄过人的因素,但贝多因人是世界上最擅长养马的部族之一,自然也有出色的骑手,他们在骑术和体魄这两方面都要强过现在才十二岁的辛弃疾,可他们却都很快失败了,为什么小辛弃疾反而能够坚持到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