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我帮你?”耶律特里有些迷惑。

“是啊,你们几个中你对政事最了解,我哪里时不时有各处的书信,还有国安司、参谋司的一些抵报,你帮我整理,也替我想想有些事该怎么办。”

耶律特里很是惊讶,“我可是契丹人,出了上次的事,接触这些怕是不好吧?”

“你是不是我妻子?你喜欢我是假的?”

“我永远都是三郎的妻子,生生世世只会喜欢你一人!”耶律特里急道。

“那不就结了?你不帮我谁帮我?”王麟淡淡说道。

耶律特里瞬间感觉到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和王麟关系越来越好不假,可中间潜在的隔阂依然存在,双方都想消除,只是一直没有一件事可做到这一切,今日就简单的这么几句话,二人之间再无隔阂,从此完全融在一起。

“三郎,我好高兴,我不管,我们的孩子要姓王才行!”

王麟将她搂在怀里,“真要觉得过意不去,就答应我一生一世都做我的好妻子。”

“我答应,不但一生一世,我要和灵儿她们一样,生生世世都是三郎的妻子!”耶律特里哭道。

王麟替她擦干了眼泪,低头深深吻住她的红唇,这一吻,天荒地老。

第二百五十三章 暗潮涌动

且不说王麟在娇妻的陪伴下生活惬意,赵佶也开始回归了本性,每日作画享乐,好不舒坦,也难怪他君臣二人都如此放松,整个大宋朝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政事、军事进行的异常顺利。崇宁三年年底的总结就可以说明一切,这一年朝廷岁入达到二亿六千万贯,粮食再获丰收,除了运往德州府外,各地粮仓都装满了,为此,王麟还提议在汴京新建了汴河仓,储备了近五百万斤粮食。应天府路昌衡采用王麟的方式效果显著,不但一扫应天府以往缺粮的窘境,在猪、鸡、牛羊的饲养上也让人惊讶,应天府百姓不但隔三差五能吃上肉,还能满足汴京的需求,这引起朝野关注,大名府、真定府、德州府等地纷纷效仿,养殖可没有什么季节限制,如今粮食充裕,正好发展。路昌衡凭借此功绩登上了开封府尹的位子,上任的时候,他用几辆大车才将戴玉琳和宋云慧的本钱加利润拉倒汴京。这又引起轰动,原来赚钱还有这种法子,只出钱,不做事,这让有闲钱的大臣们动了心思,丰稷趁热打铁,从王麟那里讨来个法子,搞了个官办的大宋钱庄,将朝中大臣的闲钱收集起来,专门从事朝廷不好出面做的一些事,如和皇家司合作开荒,和战备司合作的物资运输等,大头则是扶持百姓从事农事,王麟没想到,当初和路昌衡几句话,居然让青苗法完全复活,而且是完全市场化运作!

德州府在李清臣和耶律幕蓉没日没夜的苦干下,成果显赫,单一成五的税就让德州府进账五百万两,折合五千万贯!仅次于良都府的六千万贯,这德州府和良都府两个新建府就贡献了大宋近一半的岁入,不由得让人感叹王麟的眼光。这还是明面上的成绩,隐藏在这耀眼成绩下的是只有朝中几位重臣才知道的事,德州府依靠贸易和耶律幕蓉、萧玉儿显赫地位的示范效应,不但从辽国购进了七万七千多匹马,还从辽国挖走了一千多养马人,全部送到德州府从事养马,再有几年,大宋便可自给自足。这七万多匹马有七成是战马,这一来,虎翼军已全部换装完毕,五万匹战马、五万只火枪、五万把锋利的战刀!赵佶去看过后都有些站不住,这只军队不管出现在哪,都会让人胆战心寒!

至于德州府收留的百姓就更多了,辽国境内的汉人、契丹人,纷纷找机会朝德州跑,积少成多,年底统计数出来后,王麟都吓了一跳,十三万多人!让他想不到的是还有不少其他种族的人,包括女真人。耶律特里看到数字后心情差了好几天,后来她也想通了,来大宋过好日子没错,一点错都没有。

汴京城的改造也非同小可,在德州府和良都府的双重压力下,新任开封府尹路昌衡加大了投入,在前任大肆改造汴京城的基础上,再次引入良都府的一些做法,如今王麟走在汴京城里,都有种千年后去江南特色古镇时的感觉,身着特殊着装的警卫四处巡逻,治安不是一般的好,普通女子夜里单独出门问题都不大。萧玉儿的能力受到坊间百姓的赞扬,至于她契丹人的身份,没人在乎。城里无事,城外就更不用担心,四座禁军大营看了就让人放心,如今中央禁军已全面装备火枪,四座大营的火炮也全部配齐,这个震慑力是强大的,强大到安焘等人看过后都有些后悔和王麟斗,只是他们已经下不了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