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页

其他人也知道一些状况,一时提不出比捧刘安世更好的办法,“参谋司做个计划,看调动这几只兵马会有什么不妥之处,三日后再议。”赵佶一时难以决断,想听听参谋司的意见。

没等参谋司做出计划,坏消息传来,王胜刚到秦州,西夏大军就到了,将他和骁猛军围在秦州,驻守在会州、西安州、怀德军节度、镇戎军节度、顺德军节度的十万边军被击溃,除两万人退回秦州外,四万人退回渭州、原州,两州三节度丢失,知通远军权领湟州的潘逢、知会州权领兰州的姚师闵和知河州的刘仲武也上书说吐蕃有异动,他们只能紧守三州,请朝廷派兵增援。至于永兴军路,知延安府陶节夫上奏说西夏大举进攻,定边军节度、保安军节度、绥德军节度暂时与西夏对峙,环州丢失,他正全力抵抗西夏的进攻。

赵佶闻讯怒不可遏,在大殿中咆哮着:“秦风路、延安路,林林总总五十万戍边大军,居然让西夏打得灰头土脸,秦州再丢失,西夏便可长驱直入,倒是候和辽国一起围住汴京,朕就算有几十万禁军又有何用!”

刘安世一头汗水,“陛下息怒,西夏与辽国一定是预谋好的,臣请陛下下旨将所有禁军全部调往汴京。”

气归气,赵佶还没失去理智,闻言来回走了好久,“调回禁军确实是一条路,但这就是要与辽国、西夏在汴京决战,要是输了……”

输了自然不用说,大宋将不复存在,辽国、西夏这次算是抓住了难得的机会,大宋内乱让赵佶用兵捉襟见肘,到处都是漏洞,怎么堵都不是办法,“先调赵不去和杨应询回防,捧日军暂时不动,看看是否能增援秦州!刘相公,让西部所有边军抽出兵力,增援秦州。”

刘安世觉得两头堵,怕都堵不上,可没兵啊,大宋号称有上百万大军,可真正能用的有多少?何况地域这么大,就算有用也来不及。

兵部文书刚出汴京,就有德州府快马来报,说王麟正日夜兼程赶往汴京,应该在这两三日到。随着德州府加急文书送来的还有王麟的书信。赵佶看完书信,一时间呆坐无语,丰稷、刘安世等人急切想知道王麟说了些什么,可赵佶发呆,他们也只能干等着,约么过了一炷香功夫,丰稷见赵佶还是这个状态,小心翼翼问道:“陛下,出了何事?”

赵佶突然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天佑大宋!三郎真是好样的!”

也不管几位重臣惊讶的神色,赵佶一脸兴奋道:“三郎在扶桑只用了十天时间便平定了扶桑叛乱,还一举拿下扶桑都城京都!”

十天!老天,刘安世不敢相信,王麟可只带了一万禁军!这是什么人啊?

“平定扶桑后,三郎判断大宋有内乱,辽国、西夏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便自作主张,将良都府三万精兵连同一万禁军全部带回大宋,随行的还有良都府几百艘商船和几十艘战船!”

神了!太神了!殿中几位重臣都是同样的想法,远在海外的王麟居然会有如此判断!

“很神奇吧?”赵佶笑嘻嘻道,“更为神奇的是他并没有耽搁,三万良都军和战船到了蓟州补充物资后,直接就北上,知道他们去那吗?辽国东京!”

这个消息震得丰稷等人有些站不住,大手笔啊,这招黑虎掏心会让辽国乱作一团!

“吓着了?还有呢!”赵佶越说越兴奋,“在赶到德州府得知辽国越过霸州、雄州,兵锋直指汴京,他又如同上次一般,来了次突袭析津府!不过这次是赵不去领兵,赵不去那厮真是好本事,愣是在德州府建了一支五万人的大军,连同一起突袭的禁军,咱们共有六万精兵突袭析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