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页

君臣二人品着茶,说着闲话,期间赵佶将交趾和南方叛乱之事说了个大概,王麟算是对整个情况有了了解,大宋战船打交趾最轻松,虽说占不住城池,可胜在灵活,战船指挥使常强沿着交趾海岸线来回折腾,几乎把沿岸三十里地全部打成真空地带,除了死人,没一个活人,这种折腾换做大宋也经受不住,何况物资贫乏的交趾?

李朝对这种状况毫无办法,大宋战船的副作用就是让交趾国内动荡起来,一些部族也蠢蠢欲动,眼见后院的火越来越大,李仁宗大军攻击钦州也是迟迟不能得手,周边的小县倒是占了不少,可所获甚少,无奈之下,他也只得撤军。

交趾退兵后,龙卫军彻底解放出来,赵孝奕的两万中央禁军抵达江陵府后,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三万龙卫军放开手脚一路扫荡,南方叛乱的部落怕了,纷纷找人和龙卫军搭线,想要投降。

在没有中央禁军之前,龙卫军可是大宋头号强军,这次被束手束脚,那个窝囊,简直将以往的荣光全部丢失,这样下去如何立足?这次龙卫军算是发狠了,投降?一概不予接受,一时间江陵府南尸横遍野,也不知有多少百姓被殃及池鱼,无辜丧了性命,让南方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复元气。

赵孝奕在江陵府也没闲着,花了十几天他便平定了江陵府周边的叛乱,还顺手将附近的厢军全部整编,这下在他名下的军士突破了五万,带着这五万军队,他将那些叛乱的流民、山贼拼命朝东赶,既然杭州府已经丢失,就让这些贼人们凑一堆吧,也好将来一举剿灭。

不过实际状况倒是出乎他的意料,贼人们凑在一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引子便是物资,既然造反,占地盘储备物资那是头号任务,否则大宋兵马打过来,拿什么抵抗?

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的征程(三)

谁都想多吃多占,渐渐叛军开始勾心斗角,毕竟这次江南叛乱并没有绝对的实力者,在大鱼吃小鱼中,叛军的自身实力消耗了不少,跟着倒霉的便是那些豪门大户,谁让他们占有了最多的资源呢?在一开始合作中,问题还不明显,随着加入叛军的人越来越多,问题出来了,这免费的午餐还给不给?于是乎拉拢这个,给那个下黑手的事情层出不穷。

江陵府的叛乱也给了大宋朝千载难逢的良机,赵孝奕和王麟交流甚多,知道这大户的危害,趁着此次平定江陵府,赵孝奕也拿出了铁腕,根本不管你参加没参加叛乱,只要是平时不好收拾的那些大户豪门,也不管你朝中有没有人,只要不是朝中重臣的直系亲属,统统先查没家产、关人,这一折腾,足足收获良田十几万顷,金银无数,随后,他又联合皇家司,将这些土地统统转为皇家,从本分的流民和当地穷苦的百姓中挑选人来耕种。土地就是百姓的天,皇家司可是固定的租子,若是天灾还可免除,这等好事哪有人不愿意,皇家司在江陵府的衙门每天都有上万人围着,十几万顷土地迅速的分了出去,百姓欢欢喜喜的前去定居耕种,一下子,江陵府大定。皇家司吃到甜头,整日跟着赵孝奕,手中小册子翻着飞速,不是说这个大户有问题,就是说那个豪门不听话。赵孝奕知道他们心中所想,可大户不能打绝了,都剩平头老百姓,这社会根基也不稳,不过江陵府附近不行,不代表其他地方不行,东边、南边暂时去不了,西边、北边总是行的。趁着部分叛军进入到京西南路和夔州路,赵孝奕的中央禁军又浩浩荡荡杀入这两道。

“陛下,看来这江南叛乱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王麟听得很是过瘾,这种事是他想做不敢做的。

“我只是觉得孝奕是不是下手狠了点,眼下朝中不少大臣都嚷嚷着家里什么亲属遭了孝奕的毒手。”赵佶其实还是有些担心的。

“陛下,无妨,大宋这些年来,人才辈出,反倒是朝中的大臣们越来越墨守成规,结党营私,趁着这次机会,重新整顿朝纲,也未尝不可。”

赵佶点点头,若不是有这个好处,他早就召回赵孝奕了,王麟的意见给了他决心,但凡王麟支持的,他都认为可行。

“陛下,明之回来了?”殿外传来丰稷的声音。

“啊,丰相公,我回来了。”王麟接口道。

丰稷进门还没说话,刘安世一脸凝重的快步进来,“陛下,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