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熊那厮狡诈无比,又生性贪生怕死,家中一定戒备森严,胡太医可千万小心。”伍次友虚伪的向胡宫山嘱咐道。胡宫山也虚伪的答道:“为皇上和太皇太后效命,胡宫山那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别。”说着,胡宫山又指着进房后一直低头不语的李雨良说道:“不过我已经请了我的师妹李云娘帮忙,她对吴应熊家十分熟悉,本身的武艺也还过得去,我们师兄妹齐心协力,一定能替朝廷取得那封吴三桂密信。”

“师兄妹齐心协力?只怕你是想让你师妹去当探路石,试验吴应熊家有没有埋伏吧?”伍次友在心中冷笑。但伍次友并没有当面戳穿胡宫山的用意,而是向李雨良微笑道:“云娘姑娘,如此就有劳你了。吴三桂那封密信事关重大,请你为天下黎民计,一定帮胡太医把那封密信拿到手。”

“伍先生放心,云娘尽力而为。”李雨良低着头答道。吴三桂给吴应熊那封密信有多重要,来的路上胡宫山已经向李雨良再三解释过,李雨良也答应了帮胡宫山这个忙。这时,苏麻喇姑忽然轻声惊叫道:“好漂亮的汉白玉马!”

“汉白玉马?”李雨良心中一震,但她还是没有抬头,害怕自己看到伍次友与苏麻喇姑那亲热的模样而流泪失态。倒是伍次友惊呼道:“胡太医,你送的礼物实在是太珍贵了,伍次友那当得起这么重的礼?”

“伍先生太客气了,一只玉马而已,谈何珍贵?”胡宫山客气道。伍次友激动的说道:“怎么不珍贵?胡太医,如果伍次友没有猜错的话,这汉白玉马应该是一对吧?”

“是一对,只是还有一只被……被我不小心打碎了。”胡宫山含糊的道。伍次友信以为真,拍腿大叫可惜,“可惜啊,这对汉白玉马可不是凡物,当年汉高祖刘邦杀白马为誓,与臣下相约非刘不得封王;但当时尚有长沙王吴芮一位异姓王,为了不让吴芮误会白马之誓生出异心,汉高祖特赐这对白玉马给吴芮以示安抚,并重申吴芮之后可以世袭长沙王,后来吴芮死后,这对白玉马就成了他的殉葬之物,直到四百年后三国时期,吴芮墓被东吴乱军所掘,这对白玉马才重见天日!乃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竟然有这么珍贵?”胡宫山张大了嘴,大为后悔把这样的宝物当成贺礼送出去。但他没有注意到的是,他的师妹李雨良已经抬起了头,目不转睛的盯到那只孤零零的汉白玉马上……

第六十二章 锄奸(中)

“不可能吧?难道是巧合?”李雨良呆呆的看着那只熟悉无比的汉白玉马——正是她父母惨死那夜失去的家传之宝,只是精美绝伦的汉白玉马由一对变成了一只,而李雨良也由父母的掌上明珠变成了一名孤苦伶仃的无助少女。刹那间,师傅留下那封遗书上的内容如电般在李雨良脑海中闪过,目光也不由自主的转到胡宫山身上,心中惊叫,“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师兄对我这么好,不可能是他!不可能……”

“云娘姑娘,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苏麻喇姑素来心细如发,李雨良脸色的变化自然没逃过她的眼睛。苏麻喇姑打量着李雨良说道:“云娘,你的身体如果不适的话可要早说,伍先生和令师兄都精通医道,尽可以为你医治。吴应熊那奸贼狡诈无匹,府中把守又极严密,完全是一座龙潭虎穴,你可千万不能拖着病体上战场啊。”

“没事,我只是感觉有点闷,想出去透透风。”李雨良怕自己再看到那只汉白玉马会控制不住自己,便提出出门去单独呆一会。谁知她的要求正中苏麻喇姑之意,苏麻喇姑马上笑着答道:“好吧,云娘姑娘请便,我们在这里商量今天晚上的行动计划,一会商量好了叫你。”李雨良没有反对,点头出门而去。

“云娘的脸色不对,胡太医可要小心点。”苏麻喇姑阴沉着脸向胡宫山说道:“我听说云娘那天晚上在吴应熊府时,吴应熊曾经当众向她求爱,这小妮子虽然没有答应,但我现在和伍先生被皇上赐婚,她该不会又想起那吴应熊了吧?”

“苏麻姐姐放心,我这个师妹是什么脾气我知道,她喜欢一个人就……恨一个人就恨到骨子里,她是不会被吴应熊那狗贼收买的。”胡宫山卑恭的答道。伍次友却知道胡宫山的言下之意是李雨良对他爱到了骨子里,更知道苏麻喇姑是在吃干醋了,闭口不敢答话间,伍次友心中更多的自然是得意,得意自己的文采风流,让李雨良这样优秀的女子都对他相思入骨。

“哼,那就好。”苏麻喇姑冷哼一声放下玉马,从怀中取出一副地图摊开,指着地图说道:“这张吴应熊家的地图是和硕建宁公主亲手画的,据公主娘娘的四名贴身侍女报告,吴应熊那厮从不在女人房间中过夜,一向都是在书房中独睡。而且明天就是朝议的日子了,吴应熊四更就得进宫给皇上请安,所以今天晚上,吴应熊肯定还会在书房中单独过夜。这样一来,我们找吴应熊就方便多了,目标就在吴应熊的书房!”

“吴应熊那狗贼不会武功,又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不难对付。”胡宫山皱眉道:“关键是吴三桂卫队那些卫兵棘手,不仅个个对吴三桂一家忠心耿耿,他们本身的武艺也不弱,一拥而上的话我也未必能讨到好。而且他们手里俄罗斯国的火铳,不想办法把他们调开,我和师妹很难下手。”

“这个你不用担心,伍先生已经为你想好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苏麻喇姑阴阴的说道:“吴应熊明天进宫除了向朝廷讨饷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向皇上进献贡品,那些贡品已经运进了吴应熊家里,如果装着贡品的车队着火,不怕吴三桂的卫队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