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页

“只可惜我不能去喝将军的喜酒了!”汪澎遗憾地道。

关兴龙笑道:“我一准给你带来,还有你,景东,我回来时咱们三人再痛饮一番,不过你俩小子在我走之前可得给我准备一份贺仪,这顿酒可不是白喝的。”

三人都大笑起来,景东紧张的心情在关兴龙的一番调侃之下完全放松下来,心到这位独臂将军倒不是那么难打交道,至少比自己以前的上司要随和得多。嗯,上司要回去结婚,自己倒真要准备一份贺礼,不过这礼特倒也挺费神,太轻了不好,但太重了却也不对,这事回去去请教爷爷吧,他老人家久历世事,应当很有经验。

三月二十日,第二批开始出发,这一批人数众多,加上军队,近二十万人的队伍比之第一批更加壮观,李清,尚海波,路一鸣,伯颜,肃顺,诺其阿全都集中在这一批人之中。回去完婚的关兴龙带了十余名亲兵,拖着一个罩着黑布的笼子,也加入到了李清的中军中。

“老关,这个笼子里是什么?”有相好的将军大大咧咧地便上来想黑布,关兴龙一个虎跳,拦在前面,“喂喂,老兄,这个不准看,这可是我送给我未来老婆的礼物!”

几位将军对视一眼,打着哈哈走开,互相之间却挤眉弄眼,当夜,负责看守笼子的几名亲兵被悄无声息地弄番,几个定州将军兴奋地掀开笼子,却看见一头出生不久的小鹿正躺在笼中。

“不会吧?”一位将军叹道:“老关虽然缺了条膀子,但瞧着龙精虎猛,总不至于现在便养条鹿预备着鹿血吧!”

几人掩嘴偷笑,又悄悄地消失在黑暗之中,几名亲兵醒来,害怕关兴龙责罚,却是不敢滋声,不过横刀立马的关大将军这点逸事可就在定州军的众多高级将领之中流传开来,众人每每看到关兴龙,都是哈哈大笑,弄得关兴龙莫名其妙。

第三百四十一章 令人担忧的突发事件

上林里作为以前定州重点经营的进攻草原的桥头堡,投入是相当大的,不仅新建了雄伟的上林里城池,更是花大力气修建围屋,大量移民,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构建栅栏,将一间间围屋连成一片,后来战事开始一步一步向草原深处推进,上林里又成了重要的后勤基地,随着这里安全性的增加,更多的移民开始在这里屯垦,如今已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村落,散布在上林里城的周围。

骆道明接到发自巴颜喀拉的紧急命令的时候,简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作为一个萧远山提拔起来的官员,在李清时代没有受到诛连他已经感到很幸运,能在信阳知县的位置上呆上这么久也让他很意外,他一直认为,如果李清有了合适的人选,李清一定会将自己拿掉,然后将自己调入一个清冷的衙门去做冷板凳。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如今李清的确是将他调走了,但却不是做冷板凳,而是提拔重用了。从命令之中,他知道了李清将成立西域东西都护府,他立即认识到东都护府实际上将成为整个草原的核心,呆在这个位置上,实际上所辖的区域比定州更大。

惊讶之余,有些惶恐,惶恐之后,却是振奋。作为一个刚刚过完四十岁生日的正值壮年的官员,他那里会没有一番雄心壮志,但随着萧远山的垮台,他的心也冷了下来,但没有想到的是,在提心吊胆地过了三年之后,机会就这样降临了。

都护府都护,地位不在一州知州之下,虽然他不曾妄想与路一鸣和许云峰这样的知州相比,但至少在名义上,都护府都护与他们的地位是相当的。

随着李清的命令而来的还有李清的一封密信,这封信中,李清阐述了要让蛮族化游牧为定居,改放牧为主为农垦为主,放牧为辅,其实就是要逐渐改变这些内迁蛮族的生活习性,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之上,这个政策将是一个长期性的,可能要延续很多年才会出现效果,但现在骆道明第一件事要做的便是给这些内迁蛮族修建房屋,让他们首先放弃帐蓬,从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开始一点一点地慢慢改变。

时间紧,任务重,骆道明接到命令后,用了一天的时间与接任信阳知县的官员作了交接,仅仅带了一名护卫便匆匆踏上了去上林里的道路,至于家人,也就只能先在信阳住着,等到自己忙完之后,再接他们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