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页

然而进入中亚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不方便,葱岭就像一道天堑,隔断了大唐西进的路,大军根本就不可能齐头并进,更不要说是数十万大军一齐压上去,只能一点一点的压上去,分兵越过葱岭,今日中亚地区。

若是在寻常时日的话,这不是问题,凭借唐军强悍的战力,足以解决问题,然而眼下却不能,一是大食在中亚的军队少说也应有二十万之众,与西征大军的兵力相当,二是大食军队非常精锐,能征善战,有宗教信仰,其战力很恐怖,不然的话,传承了千年之久的波斯也不会被其灭亡,泰西强国拜占庭也不会三番两次的丧土失地了,三是要想全歼大食在东方的军队,不使其逃走,否则一旦易布拉西·默罕默德从西方回来,重新集结兵力的话,大唐将会陷入到一场持久战之中,这是得不偿失的。

综上所述,唐军一定要多最好是一齐出现在中亚,出现在大食人的眼皮底下,而后突然发难,这样才能对大食造成最大的打击。

“可是,西去的道路不便,单单是翻越葱岭就不是一件易事,这要如何解决?”席君买拧着眉头问道,他在西域多年,也时常与大食打交道,对葱岭的险要最熟悉不过了。

苏麟也是一样的担心,前年他受命镇守碎叶城,与小勃律交战,也曾翻越过葱岭,不过他走的路,和现在不一样,乃是朝着西南方向而去,本来按照他的想法,大军只需在葱岭一线布防,而后遣一奇兵,出连云堡,攻击大食的侧后,即便不能成功,也能严守连云堡,确定不会让大食人从小勃律那里,攻入西域。

翻越葱岭,进入中亚,这可是个天大的难题,也是千古难题,从古至今,就没有人解决过,否则当年汉武帝雄才大略,汉家兵锋所向无敌,也不会在葱岭止步不前了,众将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苏定方的身上,静等他拿主意。

就像以前跟随杜睿出征的时候一样,每当遇到难题,众将都会把希望寄托在杜睿的身上,这已经是惯例了,只不过现在帅位上换了一个人,变成了苏定方,众将也想要看看苏定方能不能解决这个难题。

苏定方的心里也在盘算着,若是西征的二十万大军从这里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翻越葱岭,至少需要一个多月接近两个月时间,二十万大军出动,粮草、辎重、军械、衣衫、战马、民夫,这些算下来,能两个月进入中亚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翻越葱岭的艰辛自然不需要说的,谁都知道,那是用尸骨堆出来的,不说翻越葱岭了,就是这一路上要经过的沙漠,隔壁就不好对付,历朝历代的商人,一旦踏上丝绸之路,可以不要向导,只需跟着尸骨走就是了,由此可见这条沟通着东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是何等的艰辛了。

苏定方将心中盘算出来的结果一说出,众将都是纷纷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只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可是却没想到这么不好走。

席君买点点头道:“诚如大帅所言,这西域的路确实不好走,再加上还要翻越葱岭,更是难如登天,确实需要好好盘算一番,确保万无一失!”

苏麟也道:“末将千年也曾翻越葱岭,当时要不是有宋国公给的地图,恐怕早就困死在里面了,确实要多加小心!”

他们两人大概是此刻最有发言权的,席君买常年镇守西域,苏麟曾亲身翻越葱岭,众将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苏定方接着说道:“即使我们能在最短时间内进入中亚,也不会有什么战果,相反的,还会有巨大的伤亡,因为我们这是添油战术,大食人常年征战四方,绝非易于之辈,他断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只要我们的前锋一翻越葱岭,他们就会有所察觉,会立刻调集大军前来围堵我们,我们就要面临艰难的大战。”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该怎么办?”众将也很是无奈。

原本想着征伐大食,建功立业,很是振奋人心,觉得只要唐军一到,就能打败大食军队哪里想得到,一旦剖析,方知这是困难重重。

李义府见苏定方说来说去只是在抱怨,诉苦,顿时有些不耐烦,冷嘲热讽道:“苏将军!圣上将大军交到你的手中,可不是为了听你抱怨的,道路艰辛,面临强敌又如何,大唐的将士难道连这点儿困难都克服不了!?说来说去,苏将军莫非是怕了不成,你若是怕了,便由本官带领大军为先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