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页

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崇尚武力,每个人都认为“勇士对国家的价值大于最出色的演说家”,“为国捐躯是甜蜜光荣的。”

漂亮姑娘们专门对胜利归来的英雄抛媚眼,平民百姓看到归来的军人立刻肃然起敬,贵族子弟甚至视上战场为延续家族荣耀的途径,趋之若鹜,那么士气就不成问题了。

假如国家强制推行军训,或者干脆民间尚武成风,人民崇尚体育锻炼,那么训练费用也可以大大减少。

就好像现在的大唐帝国一样,唐人崇尚武力,极具荣誉感。

曾经的罗马帝国也是这样一个国家,罗马人在崛起之初,可以说是四面受敌,极大的危机感,让他们只能依靠全民动员,以及他们廉价而高效的军队。

公元前295年,第三次萨莫奈战争中,罗马站在灭亡的边缘上,强大的敌人即将兵临城下。萨莫奈名将艾格纳提乌斯统帅的大军联合了中北部意大利的部落对抗罗马,在伏击战中将罗马执政官西庇阿·巴尔巴图斯所帅大军全部歼灭。面对危局,罗马人立刻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凑齐数万大军,将萨莫奈人的有利形势化为乌有。

公元前216年,汉尼拔在坎尼打败了罗马大军,全歼罗马主力八个军团,加上之前的屡战屡胜,罗马人已经损失了至少十二个军团。然而这场胜利辉煌是无用的,因为在罗马人的战争潜力,与其说消耗殆尽不如说刚刚开始发力。

罗马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整合出部队,阻止盟友倒戈,并疯狂扩充部队。仅仅五年之后,罗马人的兵力已经有二十五个军团了。

归根结底,罗马人拥有优秀的动员能力和庞大的战争潜力,或者说,罗马人的士兵很便宜,其财政收入足够买了一批军队再买一批军队,无限的丢进战争,直至最后取得胜利。

然而,罗马有效的战争体制带来了胜利,可是胜利却侵蚀了体制自身,庞大的战争收益最终毁灭了罗马所有对邻国的战争优势。战争所必然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广大平民已经无力购买装备,最终变成国家统一购买。

人人耽于享乐,不再崇尚锻炼和运动,那么新兵入伍就必须训练。财富让上层贵族们变得贪婪淫靡,于是内部矛盾逐渐激化,平民不再乐意当兵,最后终于变成招募蛮族来当兵。可以想象,安家费和招募费无法节省。

建立军队的价格越来越贵,每一次军队战败就让帝国国库损失惨重,最终,在收益和成本的权衡之后,帝国开始停止扩张。

罗马人看到,现在拥有廉价士兵的不是罗马,而是它周边的蛮族了,帝国从扩张转入自卫,战争从进攻转入了防御,罗马人不再寻求战争,而是在避免战争。

当奥古斯塔扯烂自己的长袍,以头撞墙,嘶声哭喊时,他的罗马帝国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罗马帝国了。

第三次萨莫奈战争时,面对危局,仅仅依靠罗马城自身的人力资源,罗马人全民皆兵,动员了10个军团约4万人。条顿堡森林战役后奥古斯塔下令征兵,三十五岁以下男子十抽一,三十五岁以上十五抽一,抗拒不从者籍没财产。即使如此,仍然没有多少人肯当兵。当年那个全民皆兵的罗马变成了“十抽一,十五抽一”也做不到的罗马。

曾经的罗马帝国称霸欧、亚、非三大洲,把浩瀚的地中海变成了自家的“内湖”。罗马城,建筑雄伟,规模宏大,由一色的大理石砌成,这座“永恒之城”足以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想不到,万世基业居然急剧衰亡,直到公元395年,帝国高层闹内讧,随即分裂成东西两块,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其实就是两个国家,熬到476年,西罗马帝国最终被日耳曼人干掉了。

一个称霸世界的庞大帝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