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页

“你是西域人,跑到中原来干什么有什么阴谋?!”一只大手突然拍到了张三的面门,疾风扑面差点窒息,张三猛地使出一个身法,旋转着向后退了一步,但是易土生的掌风何等的凌厉,功力何等的高深,仅凭着掌风,已经让他如遭闷棍,鼻血横流,疼的差点叫出声来。

张三狂吼了一声,卯足了全身的内力,集中在头顶上,牤牛野鹿一般奔着易土生的胸口撞来,同时,挥手洒出四只黄铜镯子,飞旋到易土生的背后,想要击打他的背心要害,易土生轻轻一笑:“雕虫小技。”一只左手背在伸手,向后倒退了半步,右手使出八步追魂手,顿时整个大殿里充满了无数的手掌,哗啦哗啦把所有的黄铜镯子全都抓在了手中,然后灌注自己的内力,拿镯子往张三头顶上一磕,嗡,空中居然发出一声撞钟般的响动,只见张三脚下虚浮,眼神溃散,忽然身体一软,就倒在了地上,被打晕了。

“听说你枪法不错,要不怎么叫烈马金枪呢,只可惜,这金殿上没给你老人家预备金枪,我看等到了牢里,或者有一捆‘金枪’等着伺候你呢,你这个威风八面的总瓢把子,这下子可成了‘总统’了。”手里拿着沉甸甸的黄铜镯子,易土生一边大笑,一边喝令曹化淳把所有人全都押回北镇抚司去看管。

一会儿的功夫,所有的人全都走没了,只剩下张献忠一个人。

易土生转过脸来对着小桃说道:“鉴于张献忠和镖局中人所说的话,本王认为,左良玉很有可疑,所以,现在还不是给他封王的时候,这件事情必须要彻查清楚,为此,张献忠也暂缓处死,先压入大牢,总有一日他可以跟左良玉当堂对峙,这件事情就先说到这里吧。本王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启奏呢。”

易土生根本就没有给小桃反驳的机会,而是一二三四五的自己全都做了决定,然后又开始了下一话题,咳嗽了两声说道:“本王下面要说的话才是关系到大明朝生死存亡的大事,于此比起来,其他的事情都可以等闲视之。请众位大臣都竖起耳朵好好的听着,本王不想重复自己的话。”

张鹤鸣嘻嘻的笑着说道:“王爷说的话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就是金科玉律,我们又怎么敢违背王爷所说的话呢,请王爷明示。”

易土生点头道:“那好,本王就说了,本王想说的是,各位大臣们,太后,皇上,咱们应该回北京去了。”

第1073章 趟一趟浑水

易土生这话一说出口,立即引发了全场的震动,大臣们略微的动了一下僵化的小脑袋,就明白了皇父摄政王的意思,没错,南京只是留都而已,天启小皇帝到这里来也只不过是游玩,从来也没有说过要迁都,目前为止已经在这里呆了好几年了,也是时候返回都城了,这是天经地义合理合法的事情。

只有小桃和桂王心里一阵跳荡,非常的不舒服,隐隐约约有种被设计的感觉。易土生在这个时候提出要迁都,那不等于是把左良玉给架空了嘛,左良玉的大军到南京来还有什么意义呢?

大臣中立即就有人窃窃私语,还有人摩拳擦掌脸上露出喜悦的颜色,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好多的大臣原籍都在北方,他们盼望着回到自己的故乡,而作为以前留都的那些官吏,例如熊明遇这样的人,以前在南京自由自在称王称霸已经习惯了,贸贸然的头顶上多了很多大菩萨,还挺不适应的,现在满天神佛要回西天了,当然也是热烈欢迎。

“太后,皇父摄政王这个提议真是太好了,南京虽然是留都,但是北京才是大明朝真正的都城,太后和皇上长期住在南京不利于我们大明朝的统治,像前一段时间反贼高迎祥进攻北京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眼下北方戡乱,皇上和太后正应该守住国门,震慑群邪,保住我大明江山的万年基业。”张鹤鸣一味的迎合易土生的意思,根本就没有半点的是非观念,易土生说鸡蛋是黑的他就跟着说鸡蛋是黑的,就像是易土生的傀儡一样。不过易土生对他很满意,证明她马屁拍的还算不错。

“刚才皇父摄政王和张大人说的句句实情,字字珠玑,微臣也觉得南京实在不是久留之地,当年成祖皇帝决定定都在北京,就是看出北京城龙盘虎踞乃是帝王之都,而且暗合我大明朝的兴旺风水,后来事实果然验证了这一点,我大明朝不但连续顺延了十六代帝王,而且现在还出现了皇父摄政王这样的中流砥柱盖世英雄,这都是成祖皇帝有先见之明啊,我们这些做后备的,应该秉承祖先的遗志,继续定都北京,把大明朝的兴盛局面维持下去。”站出来说话的是内阁大学士高第,这老小子以前都是站在魏忠贤一边的,后来看到魏忠贤斗不过易土生,就转而向易土生邀宠献媚,十足的墙头草,靠不住。

“臣也觉得南京城不是久留之地,最主要的是,眼下北方地区旱灾频仍,民不聊生,虽然战乱平息,但是民心不稳,随时都有可能再次爆发民变。东汉时期就是这样的一个局面,黄巾贼灭了又起,起了又灭,没完没了,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老百姓没饭吃,民心不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太后和皇上仍然滞留南京,那么老百姓就会觉得天子抛弃了他们,心中就会生出怨恨,有的人即使不怨恨,也会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没有主心骨,没有人拯救他们。所以,臣恳请两宫圣驾还朝,稳定天下大局。”出来说话的是大学士刘宗周,他倒不是替易土生说话,此人很正直,对明廷一片忠心,只是脑子有点僵化,不会审时度势,只看到了大局,却没有注意到皇太后正在和皇父摄政王斗法,无意中帮了易土生的忙。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有些读儒书的大臣,太过于死板,做事情不知道变通,只能做忠臣,而不能做能臣,正像诸葛亮说的,这些人做做文章卖卖嘴皮子还行,要是真正的治国平天下,差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