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页

寨桑嘎嘎大笑着站起来,把一碗酒一饮而尽,:“好,好,太好了,看来我的女婿就要成为皇帝了,这可真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啊,你说的事情我答应了,完全按照你说的办,科尔沁,永远忠于你。”

易土生解决了科尔沁的问题之后,立即着手也在科尔沁草原建造几座城池,将自己的兵马全都派进去,然后迁徙一部分科尔沁的人民到辽东一带居住,又把辽东山海关一代的汉人迁居到科尔沁草原杂居。

这段日子,他一直留在草原上,看着自己的构想一步步的成为现实,城池中开垦出一片片的农田,附近也开始有了汉人的村落,在军队的支持下形成了市集,而后开始修路,通向四面八方,到处驻扎明朝和草原部落的联军,当然都是特别忠心耿耿的那种,又过了半年的时间,所有的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了。整个草原完全纳入了大明朝的形成系统之中,条条大路都可以直接的通向北平城。

不过易土生还没有愚蠢到把万里长城毁掉,管卡都还在那里,关内和关外的行人进出还是需要严加盘查,野战军也是随时待命,他觉得未来的几十上百年里都必须要这样做,否则难以真正的成为一家人。

就在易土生用了两年的时间整顿大草原的时候,洪承畴在中印边境,又传来了坏消息,尼泊尔、吐蕃、印度,因为易土生灭掉了草原部落,心理上受到了强烈的打击,觉得自己已经岌岌可危,所以,组成了强大的联军,计划反攻准噶尔的故地,从而进入中国本土,而且他们还联络了关西七卫和西域诸国作为他们的外援,把洪承畴夹在了中间,虽然洪承畴用兵如神,但是仍然觉得压力很大,急需支援。

易土生也知道,这些国家之所以这么猴急的跳出来,跟自己最近拼命地扩张是分不开的,正所谓唇亡齿寒,看到整个草原万里疆土全都被明朝吃掉,附近的邻国全都赶到了紧张,所以他们开始结盟。

不过易土生觉得以洪承畴的能力,要抵挡一阵还是不成问题的,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尽快的解除关西七卫的威胁。

这七个卫所,一开始建立的时候,虽说是为了阻止西域实力深入内陆,但是许多年以后他们逐渐的壮大了起来,常有不臣之心,而且最近自己把这么多的草原百姓移民到河西走廊一代,很容易被他们利用,这也是自己比较失策的一个地方,所以现在事不宜迟,必须马上动身前往河西一带,平定关西七卫,继而攻陷西域那些小国,然后再去和洪承畴会和,另外它还派了钱龙锡带了一个使节团前往安南,希望能够劝服安南国王放弃独立归附明朝,希望他是一个识时务的。

易土生也明白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道理,他现在距离河西还是太远,所以命令驻军陕西的秦良玉带领三万兵马前往兰州,挡住河西走廊的最后一站,预防关西七卫真的造反。下达了命令之后,自己也带着二十五万联军,出发而去。

这二十五万联军中其中十八万人马是明朝正规军,其余的五万,则是草原部落的精锐战士,骑术非常精良,他们由腾哈尔和沙尔呼达、萨布素统一指挥。剩下的不到两万人,都是东瀛军,由大内义山率领。

这些人现在全都对易土生忠心耿耿。

第1608章 前往西域

史可法指着地图说道:“关西七位本别是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七卫,诸卫游牧于西域一代,以及青海湖北部、撒里畏兀儿之地、河西西部等地。分散开来的话不算什么,如果结盟在一起的话,由于临近河西走廊,靠近甘肃等地,很容易会侵入山陕地区,然后进击北平,太祖时代,把他们安置在这里,本来是要防范察哈尔和科尔沁的,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反而成了我们自己的麻烦。”

易土生来到兰州一代已经有五天了,在路上他们几乎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幸亏秦良玉严阵以待,所以闹哄哄的关西七卫才没有惹出什么事端,不然的话,还真不一定会出点什么问题呢,为了表示感激,易土生这几天都和秦良玉睡在一起,抚慰她的相思之苦。

祈秉忠接着史可法的话,说道:“史大人说的没错,关西七卫全都是察合台汗国的后代,他们占据了大半个西域,东方连接我国甘肃河西走廊,西距吐鲁番王国,北方与蒙古草原相连接,也就是我们现在扎营的这个位置。这些人每年从明朝皇帝手中得到无数金箔、丝绸、美人所以就替明朝防御吐鲁番王国和其他草原部落的进攻,他们的总兵力大约有二十多万,对外号称五十万,战斗力还算是强悍。以前是吐鲁番和准噶尔的仇敌,可是如今他们看到皇父摄政王用兵如神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把林丹汗和整个草原纳入了囊中,感到了莫大的威胁,所以,产生了不臣之心,随即就和阴毒尼泊尔乌斯藏结盟,想要火中取栗。”

易土生用手指梳理一下自己的头发,淡然笑道:“真是蠢才啊,其实本王最近根本就没有要开战的打算,刚刚打赢了一场大仗,平定了北方的边患,士兵们非常的疲乏,本王本打算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怎奈何,这些蠢材不知死活,居然硬要往枪口上撞,真是太可笑了,印度尼泊尔先放在一边,让洪承畴当着他们,咱们这边线来对付关西七卫和吐鲁番好了,不过也不能蛮干,最好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