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

刑徒[校对版] 庚新 1134 字 2022-11-12

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冶炼技术。

在春秋以前,冶炼技术相对原始,称之为‘块炼法’。以木炭做燃料,热量小。加之炉体也小,鼓风设备也差,因此炉温很低,达不到铁的熔炼温度。所以炼出来的铁,大都是海绵状的固体块。

用这种块炼法打造出的兵器,自然无法使用。

而到了战国末年,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冶炼技术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虽然这个时期,是以青铜兵器为主,但一些炼师并没有停止进一步的研究。在锻打块炼铁和熟铁的过程中,不断的反复加热。铁吸收了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减少了夹杂物后,成为钢。

这种钢,组织紧密,碳份均匀,已经适用于铸造兵器和刀具。

盘家经过十二代的苦心钻研,在九炼之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七十二炼的技术。

在打制器物的时候,有意识的增加了折叠、锻打的次数。一块钢往往需要烧烧打打、打打烧烧许多次。以战国末年时期,人们所能掌握的材料和设备,盘家最终确定了七十二次的极限。

通过这种手段打造出来的兵器,组织更加细密,成分更加均匀,品质也更加的高绝。

唯一麻烦的就是,这种技术太过繁琐,花费甚巨。想要打造出一件好的兵器,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钱帛,更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普通人根本花费不起,也耗不起这个时间,所以并不是非常流行。再说了,此时的青铜器正值巅峰时期,用七十二炼之法打造出一件兵器的花费和时间,可以打造出百件优良的青铜兵器。即便是王公贵族,也不愿尝试七十二炼。

盘野老的不得意,一方面是因为律法,但最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他的双手,将七十二炼之法推广出去。再加上他对兵器的质量要求很高,一件在别人看来已经很好的兵器,也许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件劣品。如此一来,找他打造兵器的人越来越少,直到如今声名全无。

七十二炼的技术究竟是什么样子?

刘阚也不清楚。

但是通过苦行者的介绍,刘阚敏锐的觉察到,这种所谓的七十二炼技术,恐怕就是数百年后,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百炼钢’的雏形吧。所以,当盘野老查探了水质归来的时候,刘阚率领亲信部曲,出楼仓城十里迎接。把个盘野老感动的,当时就泪流满面,向刘阚效忠。

这时代的人很狡猾,但也有后世远远无法比拟的淳朴和忠厚。

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已经深深的刻在了许多人的骨子里。越是处于社会的底层,越是不得意的人,就越是容易被感动。后来,盘野老听说刘阚手中有一把神兵,就请求一观。哪知道刘阚把赤旗取出之后,盘野老竟忍不住放声大哭。这赤旗……竟然就是出自盘野老祖父之手。

当年盘野老的祖父,为锻造赤旗,耗尽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