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发现新技能?

朱瞻墉敢与陈济讨教,完全是因为他有挂,陈济号称两脚书橱,背诵过经籍极多,就像行走的书架,再多却绝对不可能多过自己。

此时詹事府中。

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詹事府侍讲谕德们知道朱瞻墉鲜少有来听学,这样的年纪,莫说背诵经籍超过陈济,字也未必能认全,他还是个少年。

若说学问旗鼓相当,讨教情有可原,可学问相差太远岂敢说出这种话,且看陈公如何应对吧。

陈济呼吸变得急促,无人能在经史字集上胜过他,至少在詹事府没有。

朱瞻墉知道这些儒官,大义深入骨髓,碰上不怕死的圣旨都没办法,这种策略反而有效,前提是真能胜他。

气氛烘托到位,情绪还差点,朱瞻墉又投去鄙夷的目光:

“外人都说陈公善于记忆,被称两脚书橱,我自幼聪慧过目不忘,经史子集顺手捻来,却没有人称道,可是世人不辨贤愚,今日就看我比陈公这两脚书橱如何?”

陈济本已克制住怒火,可听完此番话,气得双眼泛出泪花:

“好!那下官便开始了,殿下请细听!答不上来,莫说下官没说清楚,下官出一句,殿下说出它的出处,下官就当殿下背过此书。”

背诵一整篇时间太长,能考校不多,也以防朱瞻墉侥幸背过,陈济提升了难度,若随意说一句,能答出它出处,这绝对是背了全篇!

詹事府属官们唏嘘。

陈公所阅经史浩如烟海,以朱瞻墉的年纪,恐怕一遍都没看完,詹事府其他官员,闻讯赶来。

陈济迫不及待,开始吟诵:“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孝经。”

“好,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孝经。”

“好,乐人宿县于阼阶东,笙磬西面,其南笙钟,其南鑮,皆南陈。”

“仪礼。”

“……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公羊传。”

“……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汉书。”

“好……好,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史记,商君列传。”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