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发了。

资格赛不是正规赛,没有体育记者拍照和录像,也没有直播。它只是一场残酷的选拔,把条件不够的筛下去。陈双想要冲破自己的成绩,犹如冲破眼前看不见的空气墙,它无色无味,但只有跑起来的时候,能感受到阻力。

顾文宁也在时刻关注陈双的动作。

几个月下来,陈双的整个助跑有了颠覆性的转变,甚至说全盘翻盘。他不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助跑姿势一直是弱项,可是现在他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凶悍的风,送髋的程度有了优势。

可想而知这4个月他在练什么,他一直在矫正助跑,进行专精集训。

这样的速度再起跳,已经褪去校级联赛时的稚嫩,陈双也有所感应,自身携带的氛围感好像不一样了,刚才和几个运动员无意对视时,别人会挪开目光。

不是嫌弃地挪开,是弱碰上强之后的自然反应。体育锻炼将他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他已经有了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气形。

起跳、翻越、过竿、落垫。陈双没有丝毫的紧张,余光将身体和横竿之间的空间打亮,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拦不住他了。杆子没动,他看着裁判举旗示意成绩有效,每根血管都在兴奋。

由于现在只有两位选手一次通过,等候区里只有顾文宁和陈双,其余的人都在轮跳区。陈双站在顾文宁的右侧,身体里拥有无穷的自信,他以前也幻想过,有没有一天,自己会站在顾文宁的身边。

那时候自己只敢偷偷想。

现在自己不仅站在这里了,还要和他争夺出线的名额。

如果这组只有1个,那必须是我陈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