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

这篇《三都赋》一下子将荀粲从某些人眼中的偶像派变成了实力派,一些喜爱汉赋的骚人们,有许多人想尝试着自己写出一篇如同《三都赋》这样的妙赋,但是真正写出来后,却发现怎么看都比这《三都赋》要差得远……

在这皇后的册封典礼之前,诸位宾客聚集的时候,原本想要低调一些的荀粲,很快就被人找了出来,顿时仰慕者不计其数,并且一大群还是大叔级别的粉丝,有几个已经是白发苍苍了,据说还是大族之中的德高望重的长老之类。

这些老家伙们问了许多问题,而荀粲当然知道这群人的地位尊崇,自然稍稍收敛起了自己的傲气,他觉得之前太嘲讽,貌似就是因为太出风头的缘故,所以对于老人们的问题,他也一一耐心回答了一番。

问:“荀小郎,除了《三都赋》之外,你还有什么作品吗?要是有的话,就别吝啬啦,让老朽再享受享受吧……”

答:“前辈,很抱歉暂时没有新作,以后有的话,一定让前辈好好指点一番。”

问:“哼,前面那个老家伙,什么叫‘荀小郎’,你这老家伙忒会倚老卖老了……竹隐先生,老夫,啊不,我呢,是你的《兰亭序》的忠实拥趸,请问这怎样才能写出行书体的精髓呢?”

答:“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其实我的书法是学自钟廷尉,您大可以去向他求解,因为我自己全是凭借感觉写的……”

问:“荀博士啊!我家那不成器的后辈在太学之中求学呢,这会儿我真是羡慕他了,居然可以听到你的教诲……”

答:“这个嘛,我所教授的课程——古琴音律,并不仅仅针对太学诸生,而是所有的足以进入太学之中的人都可以来旁听,而太学诸生若是不爱琴道的,自然也可以不选。”

……

荀粲的彬彬有礼的回答,谦逊有礼的态度,优雅得体的举止,让这些前辈们交口称赞:

“老夫之前可真是信了一些不实传言,这荀小郎不愧是公子榜首,明明是如此识大体的人物,谁传言说他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这简直是诽谤!”

“在知道‘竹隐’就是这荀奉倩的号之后,老朽就明白此人乃是真正的淡泊名利,甘于平凡了,之前显示自己的才华,全是某些品性低劣的家伙相逼啊……”

“有如此名声,却依旧不入官场去追名逐利,而是入太学传道授业,此等品质,当是后辈学习纸典范。”

“不错,如今能静下心做学问的人很少了,这荀博士绝对是其中之一!”

荀粲被这些老家伙们的热情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虽然表面上依旧显得很淡然装逼的样子,但心里却是在暗爽的,毕竟这些老家伙都是分量很重的大人物,能得到他们的认可,便意味着荀粲真正开始登上主流文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