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郑屠[校对版] 奉旨把妹 2256 字 2022-11-12

满朝文武都是大骂岐山贼寇无耻,可骂归骂,却不能不正视之。因为童贯在急奏的最后说了,虽然靠着这一个多月的谈判期东南大军得到了不少的补充,但目前的总兵力也才不过十三万人,而且这十三万人中大部分还都是没有经历过上一次大战的新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倘若这个时候再度发生大战,形势对东南军会很不利!童贯恳请皇帝立刻调派京师禁军或西军主力南下支援东南!

京师禁军是绝对不能随便动的,否则万一那郑临风再反了该怎么办?西军虽能调动,但西北距离东南足有三四千里,就算这个时候调派他们过去,等他们到了东南也是一两个月以后的事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终于,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皇帝再次无奈做出了他本就想做出的决定,朝廷已经深陷在东南泥潭的时间太久了,既然短时间内无法平定东南叛乱,那就接受岐山贼寇的条件吧,可以下嫁公主!

既然皇帝已经决定下嫁公主,那接下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究竟应该下嫁哪一位公主,皇帝的女儿虽然不少,现在已经有十七位之多,但实际情况却是根本没得选,年龄最大的大公主嘉德帝姬赵玉盘已于今年年初下嫁给了左卫将军曾夤,大公主肯定不行。年龄排行第三的三公主安德帝姬赵金罗今年才刚满十三岁,还是个孩子,更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供选择的人选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二公主荣德帝姬赵金奴,二公主今年刚满十八,且无婚约,她自然是最合适也是唯一一个人选!

这也是太子赵桓为何冒着风险也要强烈反对联姻的原因,因为他很清楚,只要皇帝同意联姻,二公主就只能作为唯一的人选下嫁给那个岐山贼首,而二公主却是他的同母胞妹,是他那可怜的母亲王皇后留给他的唯一一个妹妹!

当年王皇后凄惨病死,还不懂事的小妹赵金奴在母亲的灵柩前哭着问他,“哥哥,娘去哪里了?金奴想娘亲。”

只有八岁的他抱着小妹流着泪对她说,“娘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妹妹不要哭,哥哥以后照顾你!”在场宫女太监见状莫不流泪。

从此以后,虽还有父亲在,身边也还有一大群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但这对兄妹却都只将对方看做自己唯一的依靠,如今兄妹俩都已长大成人,赵桓去年就计划着为妹妹选一个如意郎君,让妹妹风风光光的以公主之尊嫁过去,好远离这冰冷的毫无人情的皇宫,只是这事随着赵桓去东南剿匪就又耽误了,却不料,今日竟遭此一记沉重的打击!

赵桓悔的肠子都青了,自己真是该死,为什么非要去那个该死的东南,否则小妹这个时候说不定已经许配了人家,不就能把这件祸事躲过去了吗?!

赵桓想补救,他在皇帝退朝后立刻赶去乞求皇帝能改变主意,“父皇,金奴贵为天子之女,岂能下嫁一个贼寇?!”

皇帝说,“既然贵为天子之女,就要有时刻为国牺牲的觉悟!古往今来哪朝哪代不是如此?!”

赵桓又急道,“即便如此,又何必非要牺牲一名真正的帝姬?从宗室中选一名适龄女子,将其封为公主再下嫁不也行吗?古时的文成公主不就是如此?”

皇帝再次拒绝,“文成公主远嫁的是吐蕃,吐蕃又怎知她是不是真的公主。岐山贼寇却不是塞外蛮人,全天下都知道朕有几个女儿,他们又怎会不知道?倘若因此而激怒了贼寇,岂不前功尽弃!”

赵桓急得泪都快下来了,在小妹遭此大难的打击以及多年压抑所致的怨恨刺激下口不择言哭道,“父皇,求您可怜可怜我们兄妹,孩儿就这一个亲妹妹,母亲当年死的那么凄惨,妹妹又怎能……”

这句话听得皇帝气的七窍生烟,好小子,你这是在责怪是朕害死了你娘不成?原来你这么多年跟为父不如你别的兄弟亲近都是因为如此吗?!

皇帝伸出颤抖的手指着赵桓怒道,“你……你……!”却是“你”了几句后什么也没说出来,最后一甩袖子怒气冲冲的走了,只留下赵桓一个人失魂落魄的呆跪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