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页

郑屠[校对版] 奉旨把妹 2152 字 2022-11-12

但对赵桓临时更改的条件却让耿南仲犯了难,明明已经答应了对方,这又临时反悔,对方要是恼了,不再议和了怎么办?

耿南仲忐忑不安的派人出城去向天道军传达了这个改变,郑飞得知后自然是大怒,但没办法,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谈判,粮草越来越少,根本没有时间再耗下去了,郑飞想了想,便派出吴用去往大名府,明着质疑大宋出尔反尔,摆出一副议和不用再谈的架势,实则打探大宋的底线,耿南仲原本就在担心天道军不谈了,正在焦虑不安中,单论心眼儿也压根不是老油条吴用的对手,结果被吴用三言两语就套出了所有的底线,吴用回去给郑飞一说,郑飞一看原来如此,反正只要能跟辽国接壤就行,一半就一半吧,立刻铺开地图与众人一番算计,很快就敲定了要哪几个州。

再派人给耿南仲一说,耿南仲没想到这件事还真成了,大喜过望,马上派人去通知天道军可以完成谈判的最终步骤了,生怕天道军再反悔。

第二天,在大名府外,吴用代表天道军与代表大宋的耿南仲在大名府前正式交换国书,达成了停战协议。

随后几天,根据协议的内容,天道军如约开始了分批的撤离,并首先将临清、博平等地归还给了大宋,当然,归还给宋国时这几个地方的百姓基本上都撤走了,留给大宋的只是一座座空城。

在天道军完全撤走,将与宋的边境线基本上恢复成战前的状态,双方相互释放了俘虏后,停战协议第一方面的内容宣告完成,眼见天道军如此守信,耿南仲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随即下令开始实施第二方面的内容,准备将河北东路东部沿海一线的数个州割让给对方,而按照协议,天道军将给大宋七天的时间,以让这些州内的大宋各级官府与宋军能够撤离到大宋一边,这些都有朱武、吴用、王进等人负责,分批将大军或安排在前线继续戍边,或撤往内陆及南方的事也有鲁智深、花荣等大集团军司令负责,郑飞也没多操心,自己去办另一件他认为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招降李纲,招降李纲的事进展的很不顺利,可以说是毫无进展,虽然因为郑飞的“威胁”,李纲不再绝食了,但他仍旧坚决不降,郑飞简直是把能使的办法都用上了,张叔夜、宗泽等人轮番上阵对李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拿自身的实际经历为例,李纲却不为所动,他斥责张叔夜卖主求荣,大宋能落得如今这般田地,跟他在朝中当奸细,不停的出卖大宋,尤其是出卖了一些极为关键的情报有直接的关系。

他斥责刘法贪生怕死,就是他开了一个朝中大将叛敌的极坏的头,也是他们父子造成了高俅大军的覆没,逼得大宋被迫招安了贼寇,由此开始了一系列的被动局面。

他斥责宗泽与种师道在事后明知了赵桓的真实计划却仍选择背叛大宋,由此可以证明他们背叛大宋的理由都不过是借口与遮羞布,实际上就是怕死,而对四人的辩解他也一一进行了驳斥,张叔夜说自己是为民而判,他驳斥说,大宋的百姓这些年过得的确不好,皇帝也确实有很多过错,但身为臣子应该做的是更加努力的想办法唤醒君主,让君主重新振作起来重施明政与仁政,这才是忠,如果君主稍有过错就背叛君主,那还算什么忠?

刘法说自己是被迫的,是他先被赵桓与郑居中暗算,当时他与几万将士被逼入绝境,要粮无粮,要援无援,甚至连逃跑的路都没有,他是被逼反的,而且是被自己人逼反的,李纲则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他说,刘法你在西北打了多少仗?有多少次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有多少次面对的状况要比你所说的还要危险?你向党项人投降了吗?你没有,为什么?因为你当时什么都没有,你能拼,你也敢拼,而你之所以投降了贼寇,就是因为你什么都有了,尤其是你儿子还和你在一起,你怕死,你更怕你儿子和你一起死!

种师道和宗泽的解释自然也被李纲驳斥了个底朝天,在等待大宋给出最终回应的这些天里,张叔夜等四人轮番上阵,却全部败退而归。

郑飞来到关押李纲的地方,听了张叔夜等人的汇报,也是头疼不已,他已料到李纲不会那么容易投降,却没想到他竟是固执到如此的程度,对大宋的死忠简直比那令自己无比讨厌的周侗还严重!

郑飞决定亲自会一会李纲,并特意换了一身布衣,他来到李纲的住处,进了屋,就见一个书生摸样的人正在看他,他也看着这个书生,“你是郑临风?”

“李先生见过我?”

“没有,阁下虽一身布衣,但那股权倾天下的威严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了的。”

“李先生过奖了,这些日子您还过得好吗?”

“还行,你不让我死,那我只能好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