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信长上洛的口水战

九月,收获的季节。

正如同李维派了不少盖世太保去全日本侦查敌情一样,织田伪娘也派了不少人去越后,虽然有很多都壮烈了,不过还是有那么几个在越后混的很不错。

出于对李维的纠葛感情,伪娘在全盘学习越后各种政治体制的同时,依旧在无限度的借鉴越后的一切——日本人的确是最会学习的民族,并且学的歪七扭八。

李维都没敢把白薯和粮食的种制度达到5:5,人家织田伪娘估计是看粮食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硬是达到了2:8。

之所以不能搞农兵分离的主要原因,乃是经济基础的问题。毕竟就算是爱因斯坦跑到原始社会去,也不可能鼓捣出原子弹来。别说是现在的日本,即使是现在的天朝都没能逃脱这个怪圈——饿死人的问题。

有人说,如果白薯早传入天朝三十年,就没有满清什么事情了。不论李维信不信这个,他都看到了织田伪娘有多么的疯狂。

还有一个问题——日本的俸禄和天朝汉唐时代差不多,计算单位都是“石”,给你一石白米你是吃,你是卖。给你一石白薯也一样,尤其是基层足轻这种底薪不高,打仗立功挣小费的基层低智商士兵,基本上全都是给粮食拉到。

当然了,这也造成了日后和平年代武士多么悲剧的一个重要经济原因,同时也是为什么幕府无法解决低阶武士愁苦问题,导致自己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了,这是战争时代暂时看不出来的。

总而言之吧,这次本来就风调雨顺的织田伪娘,愣是把自己的土地上种植了八成的白薯,这样一来虽然他的农民没有种植经验,可是一亩千斤和一亩近乎万斤这个概念,这群日本人还是知道的。

当李维把眼珠子从地上捡起来的时候,他一边挥舞着手里报告织田伪娘佣兵十万上洛的消息,一边大呼“bug”“作弊”“暴兵”等等词汇。

佣兵十万是有点扯淡,虽然尾张和美浓自古以来都是产粮基地,但是七拼八凑,人家拉起一支六万五千人的穷兵队伍,还是合情合理的。

毕竟白薯这个东西就是适合懒人种的,少部分人也能种植大部分食物,更何况佣兵者都是战国时代的独裁者,不是说后世拉壮丁,或者挂个标语“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什么的,而是直截了当的说“你来不来?xx日之前不来,杀你全家!”

织田伪娘一向说得到做得到,从他对尾张、美浓、伊势志摩的一向宗以及反抗寺庙的血腥政策上,就知道其实他在残暴程度上,是可以和元首一拼的。

信长上洛了,历史上的评价是无可厚非的!在武田、北条乃至今川这样的国家,在明确的调查了李维领地种植的成果之后,都不敢贸然进行种植商品的改革,但是人家还真当得起“织田信长”这四个字。

一个完美的改革家,或者说,一个完美的疯子。

“这世界上还有天理么?”掉了捡起来,捡起来再往下掉,实在是让人痛苦的一件事情,李维对一旁的几个人看了又看,感觉他们应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