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

北洋[校对版] 戒念 2949 字 2022-11-12

李鸿章对于谭延闿能够将自己早年所作的诗句信手拈来感到老怀开慰,客厅中宾主气氛大为热烈,“玉山兄已经将你练新军的事情和老夫说过了,果然是英雄出少年,组安练兵果然是别出机枢……”

“老相国,可曾记得晚生初入幕府的时候,老相国曾经考教晚生兵法,‘兵切忌暮气’,晚生和老相国想的是相同的。晚生只不过是将西洋的练兵之法完全照办过来,精选兵丁、严加训练、厚奖赏、明纪律,说穿了晚生实在是没有做什么,老相国抬爱了!”谭延闿笑着说道。

“是啊!兵切忌暮气,这甲午战争都快过去整整一年了,淮军上下就是暮气太重,几十年来未逢大战以至于荒废了,这才在朝鲜节节败退,若不是刘铭传及时赶到以严厉军法整治,恐怕倭人早就已经渡过鸭绿江了……”李鸿章叹了口气说道。

“晚生以为一支军队的强弱不仅要看它的装备如何,事实上在朝鲜我们陆军的装备远远好于日军的,但我们的士兵对于武器并不了解,不懂得保养和维护,在平壤双方展开炮战,盛军手中的火炮都是克虏伯的最新产品,但使用不当发射三四发炮弹后就无法使用了,平白送给了日军……晚生在训练新建陆军的时候一边注意引进先进武器,另外也是加强士兵对武器的使用,在大多数时间里都要进行实弹射击,即便是每个步兵也是要熟练的拆卸手中的枪械,并且要求可以排除一般的枪械故障……”

李鸿章和周馥饶有兴趣地听着谭延闿介绍新军的训练情况,他虽然听周馥详细的叙说过在大沽炮台附近的直隶督标新军军事演习的每个过程,但是对于谭延闿所训练的新军他还是非常希望听听本人的讲解。谭延闿知道类似李鸿章和曾国藩等人都是以文人统兵,自己的经历多少和他们有些相像,对于李鸿章的好奇心他尽量说得更加详细一些。也是因为谭延闿在训练新军的时候都是和士兵吃住在军营,只有每隔三天回天津府衙半天后下午就立刻回来,对于训练新军的每一个步骤他都是烂熟于心的。

“那组安用什么办法来保证新建陆军成军之后永远保持朝气呢?!”周馥在一旁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谭延闿在李鸿章的注视下轻轻的拨弄着手中的茶杯盖说道:“严格的纪律、刻苦的训练、丰厚的军饷和无上的荣誉!”

“前三者都很好理解,晚生在新建陆军中专门设立了军法处,除了督促军法之外,还担负着对军队所需所有物资采购的审核,严禁杜绝贪污等事件发生……至于‘无上的荣誉’,晚生以为最好的军队自然是百战之师,只有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士兵才算是合格的士兵,士兵也需要战功来督促他们向前努力……”谭延闿简单地解释道。

“自发匪覆灭,捻军被平之后,哪里还用得上军队上战场?而朝鲜战争组安也没有赶上……”周馥说道。

“谁说不需要打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蒙古、热河等地都是盗贼横行的省份,这些盗贼虽然上不了台面,但是新建陆军也是才建立的新师,用它们来练手正好合适……玉山先生,甲午新败各国列强对我中国都是虎视眈眈,根据晚生所得到的消息,俄国人在谋求胶州湾和旅顺,不过对于俄国人来说旅顺对他们的价值更大,而打胶州湾主意的亦不是仅有一个俄国,还有德国,两个月前俄国的一个地质学家就化装成商人开始对山东进行考察,他现在还在山东的地界上四处寻找矿藏等资源。这个德国地质学家受聘于德国陆军参谋部,这次来中国就是非常完整的评价胶州湾以及山东的资源,以此形成报告由德国皇帝来决定是否武力占据胶州湾……”谭延闿说道。

第一百三十七章 远交近攻

“组安,你是说德国正在谋求胶州湾,俄国想要打旅顺的主意?!”李鸿章有些惊讶地说道。

谭延闿面色沉重地说道:“朝廷虽然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负责外交,但朝廷的外交一直是由老相国来主持的,所以这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衙门直到现在还负责与驻津的各国使节交涉的事务……老相国也知道家父对于与洋人打交道的事情并不上心,晚生恐会误国,所以在家父的同意下接过了这些事务。为了更好的掌握各国使节的动向,以做到未雨绸缪,晚生对各国使节的行踪和言语进行了严密的监控,这些都是所得到的情报,而晚生排出的属下也在山东胶州湾那边找到了这一队冒充商队的德国考察队……”

“组安,你打算怎么处理?!”李鸿章沉默了半天之后慢慢地问道。

“这就是晚生说到的‘无上的荣誉’,军人是要靠荣誉才能够生存下去的,越是一支强悍的军队,他们的荣誉感就越强,消灭土匪是加强他们与百姓的关系,而消灭外来的侵略者则是国家民族大义的荣誉,一支军队一旦打上了这样的烙印,害怕没有朝气么?!”谭延闿没有直接回答李鸿章的问题,而是继续解释他心目中的军队。

“你是想要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