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北洋[校对版] 戒念 3212 字 2022-11-12

其实沈静说的还是保守的情况,甲午战败之后,各省总督其实都是很有想法的,其中大多数总督都是有自强自立的愿望,为此开始在私底下更多的办一些实事——开工厂、办新式学堂、重用新式人才同时更多的向海外各国派遣留学生。现在只是一个苗头而已,但是谭延闿却知道甲午战争之后没多久,中国将会迎来一个派遣海外留学生的高峰阶段,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各省总督对政治上的某种革新的愿望。

不过好的愿望并不是带来好的结果,要做这些事情的前提条件必须是有足够的银子,但是各省的财力足够支持这些事情么?显然是不能的,谭延闿铸造银元和铜元赚钱,这足以引起各省总督的效仿,他们可没有自己这么有度,就像张之洞那样的,肯定是朝死里发行银元和铜元以图在短时间内解决自己的财政问题。

由此可见一旦开了铸造银元和铜元的口子,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年中,中国必然会出现通货膨胀,而且是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谭延闿不是学经济的,但也知道通货膨胀对于老百姓而言意味着什么,最要命的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以文渊兄之意,这银元和铜元是不能铸造了?!”谭延闿有些不自信了。

“铸!为什么不做?直隶的财政状况就摆在眼前,况且我不去铸别人照样也会想得到,到时候还是一样的结果……”

“那……”

“这件事我们还是先让幕友堂列出个条陈,做好万全的把握,同时公子也应该多联络张之洞、刘坤一、李翰章和王文韶等人,好处要均分,风险要共担!所谓法不责众,公子切莫要做这个出头鸟,天下总督中还是刘坤一的资历最老,张之洞更为强势,有这两个人来出头,公子在后面跟着就没有多少问题了,就是上头那个人对这两个总督也是没有多少办法的……现在只是他们还没有想到这条财路,公子正好可以书信联络沟通,即可卖个人情,又可不致势单力孤……”沈静说到。

“可是你也不说他们肯定会滥发银元和铜元,必然会造成通货膨胀么?这么一来最终倒霉的还不是老百姓……”

“最重要的结果是我们可以依靠从银元和铜元铸造上赚来的银子来干更需要做的事情,至于百姓……这个天下还不够乱么?”

谭延闿沉默了,甲午战败之后,即便是赔款数量没有历史上这么多,但是各省赋税也多少提高了不少,好在现在这几年还算是风调雨顺没有发生什么大的自然灾害,不然这么重的赋税碰上天灾必然会引起滔天人祸。沈静话中有话,自从谭延闿训练新军之后,沈静这个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时候和他说话的时候总是有些话语让人耐人寻味——谭延闿感觉到沈静在心中其实对这个朝廷已经是没有半丝感情了,似乎正乐呵呵地坐在一边等着看着这座破庙轰然倒塌一般……

在沈静的身上,谭延闿似乎看到了另外一个人——他的老师王闿运,同时也想起了历史上据说最后一个掌握“帝王之学”的杨度。他们本质上都是谋士,在依附于有条件的雇主之后,便为雇主出谋划策以天下为棋盘厮杀争夺,对于这些人谭延闿并不陌生,老头子就和王闿运有着深厚的交往,不过同样谭氏父子对这样的人都是嗤之以鼻的——他们不过是无根之木漂水浮萍而已,自己永远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半晌谭延闿对着沈静点点头说到:“文渊兄,你回去和幕友堂的人商量一下,弄清楚这银元和铜元的大致情况之后,便给张之洞等人以我的名义来发电报,看看他们的回应如何。另外天津机器局那边在设计好银元和铜元的样式之后,先行开工铸造银元和铜元,先按照十比一的样子来分别铸造银元和铜元,如果张之洞等人没有回应,那我们就自己来单干!”

沈静听后微微一笑:“在下明白了,公子若是无事的话,在下就先去幕友堂了……”

谭延闿看着沈静的背影,手中不禁紧紧地攥了攥拳头——这个老大帝国现在已经是国将不国了,自己没有必要为了那点所谓的怜悯心肠而输掉整个天下的棋局。现在是谁都想着在这块肥肉上割上一刀,你不去割别人就割,中国人不去割,外国人就割,来割肉的人同样是割肉却都怀着不同的心思,不过到现在谭延闿还没有发现有和自己志向相同的割肉者。

“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谭延闿摇摇头,最终还是无力的松开了拳头……

第一百六十一章 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