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北洋[校对版] 戒念 2781 字 2022-11-12

谭延闿点点头说道:“这是晚生当初想得太简单了,思虑不周所致,开始的时候晚生还不打算动用北洋海军,现在看来真是侥幸!侥幸!”

李鸿章摆摆手说道:“兵行险着这没有什么错,现在大局已定,贤侄以为我们该如何与德国人谈判,最终将这件事平平安安的解决呢?”

“老相国,我们有德国的三千俘虏在手,外加数艘战舰,这些战舰在现在看来都是相当先进的战舰,那德皇号虽然与我们在德国订购的战舰规格不同,但是也都属于德国一等铁甲舰,所以以晚生之见,为北洋海军必须留下这四艘俘虏的战舰……晚生以为谈判的重点不仅要求留下战舰,我们可以以分期释放俘虏的形势慢慢拖着德国……”

“拖着德国?!”

“老相国可能有所不知,自从龙威三舰进入北洋海军服役之后,旅顺造船所立即购料正在紧张的建造新的战舰,晚生将这种新型战舰先暂时称为‘靖海级’装甲巡洋舰……”

在龙威级巡洋舰下水之后,旅顺造船所便马不停蹄的开始建造新一代的高速装甲巡洋舰,因为龙威级有很多缺点,尽管数据上非常优秀,但是在船体设计和火力上并不能够让谭延闿感到满意,而且新的造舰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这下他可算明白大学里那些军事迷们常说的一句话:“战舰还在船台上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

不过龙威级巡洋舰本来就是一个过渡型号,当今世界造舰技术的飞快发展已经使得主流巡洋舰吨位狂增到万吨级,舰载武器和防护也是日新月异。谭延闿和旅顺造船所中的众多技术顶梁柱们已经在正在建造龙威级巡洋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设计下一代的巡洋舰了,并且这一次暂时定名的“靖海级”高速装甲巡洋舰包涵了旅顺造船所巨大的野心——“靖海级”在开始设计之时便积极瞄准世界主流先进巡洋舰建造技术,并且衡量自己的技术来加以改进,他们要造出一艘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最先进战舰!

“旅顺造船所已经开始造舰了?老夫怎么不知道?!”李鸿章有些惊奇地问道。

“龙威三舰进行最后收尾的时候,靖海级巡洋舰已经开始购料准备开工了,为了节省时间和造价,我们使用扩建后的江南船厂船坞,在那里先建造两艘巡洋舰的船体,等旅顺船台上的龙威三舰一下船台开始服役之后,便将两艘已经造好的船体趁着黑夜从上海出发避开所有的商船秘密运往旅顺造船所,中间在威海卫军港外停留了一夜,应该很少有人知道……新一代巡洋舰的建造费用是从光绪二十三年海军军费结余和二十四年的海军军费来进行建造,并且依据建造速度很可能会提前预支明年的海军军费……当时老相国还在回国的路上,晚生也远在山东,整个造舰具体情况虽然是在旅顺,但是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就是北洋海军将领们也并不清楚其中的具体情况,是以老相国没有得到消息……”

李鸿章点点头表示理解,其实刚才他也觉得自己的问题有些唐突了,毕竟自己已经不再掌管北洋,也许陆军将领还有些袍泽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因为甲午战争期间刘铭传北上盛京,所以以前老北洋陆军将领到现在除了章高元等少数将领撤回之外,大多都留在了东北三省加强防务。至于海军方面的关系就更弱了,丁汝昌、刘步蟾等将领战死,现在的北洋海军将领几乎全被替换一遍,而林泰曾是当年沈葆桢的亲戚,自然也不会对自己亲近到哪里去。

老北洋陆军大部分停滞在东北三省,这不仅是朝廷出于战略上布防的需要,也是谭氏父子整合北洋的需要,毕竟这些老北洋——准确的说是老淮军将领内部关系错综复杂,一个个资历都很高,虽然有甲午战败,但还是一个个桀骜不驯,留着他们北洋陆军势力不可能被谭延闿所用,况且谭延闿对于陆军的设想是完全推倒重来,还不如将他们留给刘铭传。

“贤侄是打算拖到战舰下水编入北洋海军了?”

“不仅仅是靖海级巡洋舰要完工下水编入北洋海军,我们还需要从英国购买的那艘战列舰回国,配合现在我们手中的战舰,就足够让德国投鼠忌器了……”

李鸿章听后稍微皱了皱眉头说道:“旅顺造船所究竟造的是什么战舰,能够吓阻德国人么?!”

“魏瀚等人设计的是接近万吨级巡洋舰,装甲采用的是克虏伯装甲,是由汉阳钢铁厂生产的,老相国曾经对美国记者问询的哈维热德钢是一种镍合金钢甲,比钢面铁甲防御高出五成,而克虏伯装甲的防御能力要比钢面铁甲高出一倍……除了战舰装甲之外,火炮是江南制造厂提供,蒸汽机是旅顺造船所自制,锅炉是隆盛船厂提供的仿造外国的贝尔维尔锅炉,基本上所有的战舰组件全部由国内提供……整艘战舰造价一百四十万两,第一批建造三艘,当这三艘战舰建造之后两江张之洞那里可能会购进一艘,不过三艘龙威级巡洋舰将会作价六十万两转让给南洋海军……”

“这样的战舰战斗力如何,对上德国战舰怎么样?”李鸿章还是第一次和谭延闿谈论旅顺造船所的造舰问题,以前在他回国之后得知北洋海军新服役了三艘新巡洋舰就已经很吃惊了,但是旅顺造船所转眼间又开始了规模更加庞大的造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