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北洋[校对版] 戒念 2935 字 2022-11-12

由于现在日本海军战舰没有一艘战舰的航速能够超过二十节,早先吉野的航速能够超过二十节,可是经过几年使用之后,日本方面也没有对其进行升级,航速已经降到了基本上北洋海军的新锐战舰想打想逃都可以自己来决定,而互为犄角也可以保证以最快的速度,两支分舰队合而为一。现在北洋水师上下求战欲望极高,而谭延闿却觉得这个时候爆发战争实在有些不可能,若是日本毫不犹豫的占据平壤,那就标志着战争的开始,但现在日军在分界线周边犹犹豫豫的,这说明日本自己也没有多少底气。

事实上日本也在紧盯北洋的动作,当北洋陆军在天津集合,北洋海军主力战舰集体出海巡航,而巡航的方向则是朝鲜海域,这已经预示着北洋将会对日本向北靠拢保持了足够的戒心。日本海陆两军内部对于是否占领全部朝鲜也是心存顾虑——海军方面虽然有两艘战列舰,但是北洋海军的旗舰龙旗号性能卓越,再加上三艘靖海级装甲巡洋舰使得中日海军对比中,日本海军落了下风;而陆军方面仅有七个师团,陆军不可能将所有的陆军师团全部派到朝鲜去,中国的陆军资源则比日本要优厚的多。

中国造船业的发达使得北洋陆军运送三镇北洋陆军抵达中朝边境的进度极快,在三月份就已经全部陈兵鸭绿江边,只要日本有所异动,既可以即刻进入朝鲜。而此时日军虽然跨过了分界线,但日本内部的犹豫使得日军的行动更加迟缓——这已经不是六年前的甲午战争时代了,北洋海军的战舰优势也许还没有放大到十年前的水平,但是其主动进攻精神就是傻子也能够看得出来。

日本正是看到了北洋海陆军的行动才决定放弃这次机会,朝鲜半岛上一个半师团的力量是不足以和北洋陆军的三个镇军相抗衡的,这种判断是基于每年北洋陆军在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固定的三次军演得出的。日本要想取得胜利就不得不顾忌到北洋海军的存在——它需要将陆军的装备运抵朝鲜才可以发动陆地进攻,而中国在这方面远比日本有优势。

朝鲜的起义碰上了日本的正规军,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日本陆军最大的收获便是从朝鲜起义军手中缴获了不到两千支1888式步枪。这种步枪虽然不能和九三式相比,但其性能在日军眼中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从谭延闿所掌握的情报看,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虽然比六年前要强上不少,但受制于国内的工业基础依然停留在比较低级的层次。而撤退到朝鲜北方的起义军残余虽然成不了什么气候,在谭延闿眼中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棋子,北洋将会为其提供最基本的补给,维持他们的存在。

“这张照片是谁的?”谭延闿有些疑惑地问道。

为了显示出谭延闿对张之洞的重视,刚刚坐稳山东巡抚的沈静被谭延闿拉来作陪,随后又和张之洞一同进京。这位新晋巡抚带着谭延闿的银票在京师当了一把散财童子后,本应该坐火车赶回山东济南的,可神神秘秘的回到天津给谭延闿带来了一张身穿西装的女人照片。

沈静慢慢了喝了一口茶说道:“这是中堂大人托我带给你的,至于照片上的这个女人,你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这是珍妃!”

“珍妃?!”谭延闿听后有些大吃一惊,随后他拿起照片再仔细地看了半天,照片上的女人身穿瘦条西装,头戴鸭舌帽,站在一只假梅花鹿身边,手里的手杖俏皮的点在梅花鹿的脑袋上……照片上的女人本来长得有些平常,但现在看起来还算是挺不错的韵致,可惜谭延闿左看看又看看还是将照片仍在的桌子上——光绪皇帝他见过不少次,慈禧太后他见的次数就更多了,可惜珍妃这个人是皇帝老婆,不轻易见人的,谭延闿自然是没有见过。

“珍妃自光绪二十年牵扯了鲁伯阳购买四川总督一案,险些造了慈禧太后的杖责,颇为安稳了一阵子,近来随着光绪皇帝下‘定国是诏’,有收权之意之后,听闻渐渐张扬了起来,甚至听说在窦纳乐觐见的时候,还受了张萌衡的鼓动,非要身穿洋装一同陪皇帝接见外使……她暗中出资给一个戴姓的太监,在正阳门外开了一家照相馆,这张照片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珍妃进宫之时才十三岁,卖给鲁伯阳四川总督之时也不过才十七岁,小小年纪就敢学着慈禧太后卖官鬻爵,这个小女孩假以时日等慈禧太后死了绝对又是一个慈禧太后!更何况光绪皇帝到现在还没有子嗣,身体也不是很好,到时候……嘿嘿”沈静有些冷笑地说道。

光绪皇帝虽然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但是他四岁登基,到现在已经做了二十六年的皇帝。他的老祖宗曾经创下过在位六十一年、六十年的纪录,尽管史书上说过尧舜在位百年,但那终究是传说,目前能够查清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就是光绪皇帝的这两位老祖宗。如果光绪皇帝能够活到七十岁,那就可以再次打破这个纪录,不过以谭延闿的眼光看来,不说历史上如何如何,就他的观察,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光绪皇帝是绝对不可能活到那个时候的。

谭延闿做出光绪皇帝寿命有限的判断不是基于他前生的记忆,而是因为光绪皇帝活着“太累”——他如果是一般人的话还好说,可惜他是皇帝,没有权力的皇帝连人生最后一点快乐也被剥夺了。忧郁才是光绪皇帝生命的最大杀手,不管他前生记忆中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因是不是被毒死的,仅凭这整天一幅愁眉苦脸的模样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绝非长寿的样子。

不过有意思的是,光绪皇帝和翁同龢一样,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孩子,这就非常不正常了,尤其是生在帝王之家,他谭延闿结婚没有孩子的时候还成天被人惦记着,作为皇帝的光绪,这乐子可就大了。谭延闿知道翁同龢的政敌们对老翁同学有个非常恶毒的称呼“天阉”,这个确实是够恶毒的,不过也反应出了翁同龢身患隐疾的事实。

光绪皇帝没有孩子在翁同龢心中是极大的忧患,谭延闿凭直觉就能够感觉到这种忧虑——据他所知历朝历代的宰相中,除了那些命运多桀和半道被杀的宰相之外,翁同龢可能是唯一一个在位如此之长却没有子嗣的宰相,尤其是作为帝师,这问题可就十分严重了。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说这种闲话了,碰上这种倒霉事,最为无辜的人当属老翁同学,再往下算自然是光绪皇帝的那几个老婆。

谭延闿皱了皱眉头问道:“这张照片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