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北洋[校对版] 戒念 3417 字 2022-11-12

在张之洞这个传统读书人眼中,这几条建议都是很惊人的——将日本逐出朝鲜和琉球是肯定的,但将朝鲜变成中国一个行省恐怕有很大的问题,而琉球虽然存在的问题比较小,也是有不少麻烦,至于要求日本巨额赔款在现在看来问题不是很大……这个时代的把持中国军政大权的高官和统治者们还并没有适应作为一个“新时代”胜利者应有的觉悟,天朝的面子看得比天都要大,他们需要胜利却不懂得获得胜利之后应该享有的权力。

就在张之洞刚刚进宫面圣之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收到了一封发自广州的电报——李鸿章病逝!谭延闿也收到了这封电报,在面对这封电报的时候,谭延闿不知道自己心中是什么滋味,李鸿章这一辈子太过复杂,他干过不少让人扼腕叹息的错事,也办过很多有着长远见地的好事,可惜这个时代让他背负了太多的骂名,而他办的好事也被头顶上的人给办成错事、废事。

匆匆几十年转瞬即逝,李鸿章还是走完了他那段让人颇多感慨的一生,而谭延闿心中既是惋惜,又有些如释重负——如果他要造反,无疑在广东的李鸿章无论在那个方面都可以和他一较长短。如果李鸿章要发起疯来跟谭延闿死磕到底,说不得还真的能够占据半壁江山和自己对抗,虽然谭延闿手中掌握着北洋陆海两军,但李鸿章手中的人脉可不是谭延闿这样的暴发户所能够拥有的,南方就算实力再不济,初期抵抗恶心一下北洋还是能够做到的。

李鸿章的去世也标志着他们那一代靠军功起家的“中兴名臣”彻底成为昨日黄花,这几年刘坤一、刘铭传再加上现在的李鸿章都走了,任谁也感到这个帝国的希望好像那风中的烛火一般摇曳不定,尽管他们生前背负了诸多骂名,可这个国家还是少不了他们,他们才是晚清政治和国家的脊梁。

谭延闿感叹归感叹,但这个时候却不是他感叹的时机——他抽调了所有能够在天津调动的船舶立刻赶往鸭绿江口,在那里他致电杨超和萧轩,让他们抽出至少一个混成协外加两万杂牌兵丁在船一靠岸便立刻上船南下。李鸿章死了,谭延闿争夺天下的绊脚石又少了一个,虽然李鸿章未必会和自己做对,但总不能放着这颗定时炸弹跟自己过不去,尤其是李鸿章乃是唯一一个有实力跟谭延闿对着干的名臣,而且还是在京师外的名臣。

张之洞也有这个声望,可惜他现在身为军机大臣不可能跑回自已经营甚长的湖广,至于其他地方督抚手里既有兵又有人望的没几个,自己的岳父也可以算一个,可惜他手里的兵是谭延闿的,从上到下的各级军官均是北洋系统的人,说话不好听,只要四川的新军一旦得到自己造反的消息,他们不管老岳父愿不愿意,都会在第一时间“保护起来”。

内部争权夺利是必须的,而谭延闿也不打算就此放过日本,萧轩将会乘船随军前往广东,但是杨超将会作为对日地面战争的总指挥官,将会率领一镇又一混成协外加两万大致训练数月的杂牌兵渡过鸭绿江直扑朝鲜,他们将会对日本驻朝陆军发动进攻。

进攻计划几乎从杨超抵达吉林之后便已经开始策划了,在北洋海军出海作战之后,便得到了谭延闿的秘密授权,在得到中日海战最后结果之后,便立刻开始对日本驻朝陆军进行清剿。现在北洋海军不仅海上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同时也为北洋陆军进攻日军铺平了道路——邓世昌舰队会合海圻四舰之后将会封锁日本和朝鲜之间的所有航道,让日本无法增兵朝鲜也无法给予驻朝日军任何弹药等物资补给。

对于朝鲜的路径北洋陆军是非常清楚的,而谭延闿认为朝鲜作为东北三省的天然屏障,不仅不能落到日本人手中,而且只能为中国彻底掌握他才可以放心的开发东北的资源——这也就是谭延闿在致电张之洞之时提出的“将朝鲜变为中国一行省”的说法来由。

当然杨超的军队是兵强马壮,不说装备精良的正规北洋镇军,就是那两万“杂牌军”在经过数月军事训练之后,至少也有个当兵的样了——这些士兵都是和直隶三省的“杂牌军”差不多,都是由以前河防营、绿营等旧式军队转变而来,只是汰弱留强,年老、年幼、体弱、不良嗜好等等全部踢出军队,并且招募合格兵员加以训练。

虽然训练时间不长,但是谭延闿相信对于练兵已经练出油水的留德士官系而言,几个月的成果足够扫平这个时代日本陆军的虾兵蟹将了,更何况北洋陆军的装备一向是稳压日本陆军一头,迫击炮、手榴弹等等新式武器武装到了牙齿。谭延闿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武器论者”,在他看来自己训练一个士兵比对方训练十个士兵所花费的代价都要高,一对一的死拼他绝对吃亏,只要能够增强士兵战斗力的东西,他决不逊色——他的士兵就缺实战,只要打上两三次仗还能够活下来的,绝对会成为精兵,更何况有北洋正牌陆军来压阵,对付朝鲜半岛南部不过才一万多的日本陆军,这么多人是绝对够用了。

当然谭延闿为了谋求广东和朝鲜的利益,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越线”,这已经是明目张胆的在“造反”了,至少也是视朝廷于无物。等着这些事情都平静下来,朝廷肯定要和他算总账。换作慈禧太后可能会明升暗降,用小刀剌肉的方式一点点削弱北洋;要是光绪皇帝亲自操刀,聪明点会让自己进京一举砍了谭延闿再说,最没脑子的便是直接让自己交出兵权,然后再上断头台……

对于这些伎俩,中国历史上已经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幕,反正皇帝和权臣之间总要有一个完蛋再说。无论结果怎么样,自己的名声在朝廷存在一天的情况下算是彻底臭到家,“妖魔化”对手是中国老祖宗已经玩弄了几千年的小把戏,这几乎和谭延闿推翻朝廷砍了光绪皇帝没什么区别。

要说谭延闿前段日子派北洋海军出海没有想到这么远,但是现在自己的手动得比脑子快,想要一百迈的大卡车刹车,早就晚了。当运兵轮从大沽口和旅顺口出发的时候,谭延闿决定这次该是给所有跟随他的人一个最终结果的时刻了!

李鸿章去世的消息比北洋海军大胜日本联合舰队的传播速度要快得多,在听了张之洞简要的汇报之后,正在兴奋头上的光绪皇帝听到急急忙忙跑进来的内侍说李鸿章死了,这让年轻的皇帝多少有些感伤——他也绝非是四六不懂的年轻人,手底下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这些人根本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唯一一个可以稳住大局的翁同龢还被慈禧太后以政治交换为代价罢免回家。

李鸿章虽不是属于光绪皇帝这一系,但是对于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变法,这位对中国政治有着重大影响的名臣在心中是抱有很大的好感的,只是康有为等人在甲午年得罪他太深,两者不相往来而已。即便如此,李鸿章也远比那些坚决反对变法的满汉保守派要强得多,光绪皇帝原本想要暗中疏通,让李鸿章在两广做出一个新政表率来,可惜这个计划还没有实施,李鸿章就已经去世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