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北洋[校对版] 戒念 4383 字 2022-11-12

不过天下是没有卖后悔药的,而这五年来中国的造船工业已经是满负荷运转,就算这款战舰的设计通过,中国的造舰体系已经没有多余的资源来建造。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海参崴对面的勒富岛上可以设立重炮阵地,重炮可没有舰炮仰角这样的限制,陆军更看重火炮的曲射,而海军舰队间的对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主炮的平射——双方舰队距离四五公里范围内的时候,主炮基本上都是平射了,所以在战舰装甲布设上,甲板装甲远比船舷装甲带要薄弱的多,因为炮弹不可能直接垂直打击甲板。

在得到重炮部队的报告后,邓世昌和蓝建枢拟定了一个作战方案,重炮部队将会提前投入使用,在后天由第一、第二舰队配合重炮部队摧毁海参崴二号炮台!因为战术安排的改变,邓世昌和蓝建枢的作战方案还要报备给吉林的联合参谋部,以他们两人的资历所拟定的作战方案虽然不至于被否决,但是这个程序还是需要走一下的。

虽然谭延闿亲自坐镇吉林领导海陆联合参谋部,这个参谋部基本上没有多大的作用,海陆军方面有分量的人基本上都处于第一线,留在总参谋部里面的都是一群小虾米,唯独陆军总参谋长李韬在这里坐镇协调后勤事宜,他可是这个总参谋部中唯一一个中将。

谭延闿可以感受到陆海军之间的差别——开战以来的这段时间,海军的参谋军官们似乎情绪更加高涨一些,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海军关系到了这场战役能否胜利的关键。现在从战局上来看,陆军方面总算解决了双城子、虾蟆塘,干掉了俄军两个步兵旅和一个整建制的步兵师,但却还没有抵达海参崴主战场,而海军方面的进展看起来要比陆军快得多,现在已经筹划摧毁二号炮台了。

如果二号炮台被摧毁的话,那中国海军主力舰队将会深入海参崴,瘸腿的一号炮台被摧毁也只是时间问题——重炮部队可以转移阵地,俄军的一号炮台可不会搬家。虽说三个最为主要的岸防炮台被摧毁也还没有到影响整个战局的地步,但是一旦陆军方面正面面对海参崴的防御体系进攻不利的情况下,谁又能够担保海军不会向陆军提出在海参崴南面又海军提供火力支援开辟登陆场直接打击要塞内部呢?

虽说这个设想有点太过夸张,多半不会被通过——直接打击要塞内部的想法是很有诱惑力,可是登陆场就在海参崴的城区这可就不好笑了,刚下船的中国士兵将会面对四面八方而来的俄军,上了岸就要进行残酷的巷战,这个局面是非常不利的。不过海军方面迈出的步子要比陆军快这是不争的事实,连带联合参谋部中的李韬多少都感到有些没有面子。

不过海军方面也碰上了一些麻烦,原定后天要进行的二号炮台作战,起先是因为飞艇在黑顶子转运走海陆的时候被后勤系统搞错了晚启运了一天。随后便是受到风浪限制,飞艇无法在这样的天气里升空,而海军在这样的天气中战舰摇摆幅度过大舰炮射击命中率大大降低,虽说攻击二号炮台的主力是重炮部队,但是舰炮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同时第三舰队的两艘靖海级装甲巡洋舰也要在西侧对一号炮台进行牵制性攻击。意外的天气变化使得海军方面只得将作战计划后移,等待风浪过去再考虑是否进攻。

第三百零四章 博弈

当海参崴的炮声才刚刚响起,欧洲大陆的某些国家因为远东的炮声显得格外的雪上加霜,当然有感到倒霉的也有感到兴奋的——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宿敌国家和他们背后的利益群体都为这场战争而感到惊讶。同时围绕着当前欧洲最重要的议题——摩洛哥问题,德法两国开始在谈判桌上进行角力,做为中国的“友好邦国”,中国对俄国的战争在目前来看战局对中国极为有利的情况下,海参崴所发生的一切对德国来说毫无疑问的是一剂强心针。

威廉二世在三月底到达丹吉尔时曾经公开表示德国对摩洛哥坚持将之视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的立场,就想德国在1896年对待德兰瓦士一样。事实证明就如同令德国声名狼藉的发出致克鲁格电报一样,德国人对于自己究竟想要干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只想显示一下世界上任何问题都不能无视德国的立场,他们也借此希望能够动摇牢固的英法协约甚至是俄法同盟。

此时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军事优势已经达到了最顶点,不过即便如此德国依旧没有发动战争的打算,毕竟在欧洲大陆已经至少有一代人的时间没有发生严重的战争危机了,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则因为怂恿德皇威廉二世出人意料的访问丹吉尔使得法国陷入了空前的被动,在第二天他被威廉二世封为亲王。对远东海参崴发生的中俄之战,对于皮洛夫稳定自己的地位更是一场及时雨,他在谈判桌上对法国的德尔卡塞采取了更为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从而迫使德尔卡塞与法国政府内部不和最终引咎辞职。

法国答应德国以国际会议的形式来讨论摩洛哥的未来,这对于德国来说是继色当战役之后,德国最为辉煌的胜利。荷尔施泰茵和皮洛夫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这次国际会议决无可能得到大多数同意将摩洛哥交给法国——要求召开这次会议是彰显德国的威力,而不是做为解决摩洛哥问题的手段,德国需要法国屈服,然后挟余威震慑俄国从而达到“大陆同盟”的目的。

英国人在摩洛哥问题上的漠然使得他们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做为1904年和法国签订的同盟条约,英国给予了法国它所能够给予的外交方面的支持,但是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乎人们的预料,谁也没有想到中国居然在不声不响的情况下,今天和俄国断绝外交关系,明天大炮就已经打到了海参崴的门口。中国宣称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击沉了俄国至少四艘战列舰,在数天之内将远东俄军分割成数个区块,海参崴已经被中国海陆两军团团包围成为一座孤岛——做为一个要塞,被完全断绝和外界的关系,最终命运到底如何,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士兵或是平民对最后的解决也并不看好!

英国人现在唯一感到不安的是怕法国用摩洛哥这样一个大西洋沿岸的港口或是拉巴特去收买德国——由于英国舰队大部分将会调往北海,这一变数为英国人出了一道战略性的难题。英国人开始为此而上心,积极活动为法国人寻求更多的外交途径来解决摩洛哥问题这个大麻烦。

在远东谭延闿深刻洞悉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脾气和禀性,在潜艇突击海参崴的两个小时后便通过电报向德国驻中国公使通报了此事,并且希望德国能够在未来战争的某个恰当的阶段或是战争结束之后,由德国来出面了解中俄之间的争端问题。最为重要的是谭延闿在电报中坦诚的向德国威廉二世发出了“热情洋溢”的邀请,希望德国能够派出战场观察员来近距离的考察中俄海参崴之战,并且通过一系列的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交流加深两国之间的关系……

德皇威廉二世显然是被谭延闿的一通马屁拍得找不到北,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认真研究过谭延闿个人的历史,否则他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凡是被谭延闿拍过马屁的人基本上都不会有好下场!德皇威廉二世立刻派出了一支海陆军联合参谋团队前往中国来观摩战争,不过他不知道谭延闿也就是嘴边说说而已,对他而言德国的战场观察团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中国,而他却并不打算战争能够拖上两个月——速战速决击败俄国,给予欧洲列强最大的震撼,奠定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强国基础,同时也是降低战争成本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