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北洋[校对版] 戒念 3933 字 2022-11-12

“陆军地面进攻的准备基本上已经就绪,这次海战发生的比较突然,邓世昌也是抓住了机会将俄国舰队远远的诱离海参崴再聚而歼之。现在海参崴里面只有皇太子号和留里克号两艘主战舰只,就算它们不负伤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了,总比整个太平洋舰队都在军港里面要好得多,这样我们在进行地面进攻的时候就不用冒太大的风险了……”

沈静笑着说道:“陆军什么时候能够发动最后的进攻?估计多长时间能够解决问题?这些你给我交个底,国务院那边也好做准备……”

谭延闿听后摇了摇头说道:“这些事情都是前线指挥官的事,我们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记住军事他们来做主,而政治我们来做主,各司其职!不过可以肯定的说,陆军发动地面进攻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很大可能就在这个星期,而一旦进攻打响,整个战斗时间应该不会超过一个星期……现在天气虽然不错,但是也有很大可能会下雨,这会对进攻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是要抓紧时间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热火

海参崴以东十公里处,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以对面的几个小山包为依托,纵深达四公里的俄军防御阵地——俄国人的局部动员使得海参崴的兵力从三万多一点猛地暴增至七万余人。不过“k”机关临走前将海参崴的最大的弹药库引爆,使得原本就缺枪少弹的俄国陆军更加捉襟见肘,手中能够领到步枪的士兵不足两万五千人,其余的士兵多半都是拿着绑着刺刀的木棍——即便是俄国的正规军也无法做到完全装备步枪,这些扩招进来的炮灰兵就更没有武器供他们使用了。

七月末的恶劣的天气情况对海军影响最大,相对来说对陆军就小得多,这多亏老天爷开眼只刮风没下雨,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准备,中国陆军在海参崴的地面战场上布置了强大的火力,甚至最先准备投入作战的第一师、第四师已经派出了先遣分队进行渗透作战,并且侦查对方火力布置情况。俄国人在海参崴火炮的数量早就被情报机关所获知,俄国人的火炮数量不足也就让进行渗透作战的中国陆军胆子大了许多,在最近这四天当中,第四师经过申请得到允许可以动用一个炮连对已知的俄军火力点进行炮击。

海参崴攻坚战无疑是对中国陆军的一次巨大的考验,以往他们面对的都是装备士气远比自己差得的土匪军队,而要塞攻防只进行过多次的演习,是以基于双方兵力和火力的比较,陆军参谋部准备投入八个陆军师一个混成旅进行轮番滚动作战,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拿下海参崴的时间绝对不能超过一个星期。

这八个陆军师其中有五个是老北洋师,而承担第一波进攻任务的第一师和第四师更是王牌中的王牌,老北洋师的编制都比后面的正规师编制要大得多,而且超出编制各有个的特点——第一师的战斗工兵团和第四师的霰弹枪冲锋团无疑是最适合进行这类作战的部队。

因为参加海参崴战役的指挥官都是留德士官系成长起来的高级军官,这样安排也是希望这些年轻的军官们能够在战场上通力合作。事实上在参加海参崴战役的各个师部队的军事主官之间的合作精神还是非常融洽的,尤其是在第十八师的刘禹也来到海参崴之后,这种合作就更显得亲密无间了——承担第一轮进攻的第一师和第四师,他们的尖刀战斗工兵团和霰弹枪冲锋团并非是严格按照各个部队来分散在自己的战线上,而是全部打散按照最佳的火力配给进行分配。

战斗工兵团最重要的武器是迫击炮和爆破筒,尤其是最新装备部队的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和九十毫米迫击炮,另外战斗工兵团战士手中的手雷也是特别型号,专门用来对付野战工事用的。相比之下第四师的霰弹枪冲锋团装备则简单的多——全团的制式武器是保定机器厂生产的1902式泵动霰弹枪,这种霰弹枪是1901年谭延闿收购了温彻斯特公司后,在中国生产的其1897型泵动霰弹枪改进型号。

1902式泵动霰弹枪采用了短枪管并且能够安装刺刀,拥有六发弹容量和泵动快速上弹,配上霰弹强大的火力,在近距离内拥有别的武器所不具备的命中率和杀伤效果——保定机器厂在提供这一型号的霰弹枪之后,为了说服陆军采购人员和第四师的军官,特意准备了一场实弹表演,用盒子炮和霰弹枪分别在二十米接敌状态下进行演示射击。这种火力强大的泵动霰弹枪给目标模型造成的巨大伤害,立刻说服了军队,出于战争的需要优先装备了第四师,至于其他中国陆军师也有霰弹枪装备,但是他们的武器多半都还是1887型的改进型号1901型杠杆连发霰弹枪。

第一师和第四师的搭配组合可以看得出这些少壮军官对海参崴战役的期望——他们也如同谭延闿一样期待,在第一轮的攻击中配以强大火力的中国军队能够尽可能的对俄军造成巨大创伤,后续部队在横扫整个要塞群——作为进攻的一方,中国陆军虽然面对的是一个完整体系的要塞防御堡垒,但是在什么时候发动进攻,以怎样的形式来发动进攻,这些主动权都握在中国军队的手中。

在第十八炮兵师到来之后,中国陆军所拥有的七十五毫米速射炮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四百五十门,超过一百毫米的重炮有七十一门,其中还包括了二十八门三百零五毫米的超级重炮,另外四门三百零五毫米重炮被安置在勒富岛上,这还没有算上各个师中的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相对而言,对面的俄国人野战炮不过才七十二门,各种口径的要塞炮七十七门,但是如果考虑到俄国野战炮平均下来没门炮弹仅仅六十发的因素,双方相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谭延闿自从建国后就致力于为这场战役做各方面的准备,炮弹储备一直就是重中之重,现在东北一线战备仓库中用于各种口径和型号的炮弹已经达到四十万发以上,二线仓库还有十几万发,通过铁路运输直接将炮弹运送到战场。

除了弹药不足之外,俄国的大口径要塞炮虽然数量比参战中国军队要多,但是威力巨大的三百零五毫米要塞炮只有一门,而且还是三十年前的老货色。新成立不足一年的“闻仲”重炮部队所服役的三百零五毫米重炮可都是上海江南机器局的最新产品,战场上的二十八门超级重炮一点伪装也没有做,因为射程上的差距,闻仲重炮部队根本就不怕俄军的要塞炮对他们的阵地进行炮击。

闻仲重炮部队也是最早进行对俄军阵地展开炮击的炮兵部队,不过它直接隶属于战场临时参谋部,重炮部队开炮次数并不多,仅仅是为了校射和调试重炮,唯一一次出手是根据第一师侦察兵传过来的确切消息——俄国的野战炮几乎全部集中在海参崴要塞群南方,排列非常紧密,第一师侦察兵晚上去抓“舌头”,没承想弄到了一条大鱼,抓住了俄军电岩炮台一个上尉参谋。结合近距离观察之后,杨超果断的让重炮部队开火,可以想象数十枚三百零五毫米炮弹落到俄军野战炮阵地上的情景,不说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俄国炮兵,用望远镜观察炮击效果的中国军人看到浓密的烟尘中不断闪现的暗红色火光和猛烈的爆炸声,就已经被重炮部队的炮击效果而震撼。

中国陆军还没有开始最后的攻击,俄国守军手中的野战炮几乎全部被中国重炮炸成了零件。野战炮阵地上四处胡乱堆放的弹药被重炮炮弹诱爆之后,更是加强了炮击效果,当时在阵地上的十二个野战炮连最后幸存的只有三个人,战后中国军队获得了俄国人拍摄的经过重炮轰击过的照片,从照片上那些巨大的弹坑和四处可见的各种野战炮残骸可以看得出当时俄国野战炮部队面临的是怎样一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