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页

结果李元兴看到这帮家伙把吏部尚书换人了,换成了戴胄。这个人李元兴知道,死后谥号‘忠’属于办事死板,不懂通容的类型,原先是老秦王府录事参军,后来入大理司,没有进刑部,却进了吏部,李元兴有些摸不清头脑了。

接下来,兵部,候君集!李元兴有些意外,却也有些不意外。

无论怎么说,候君集领兵还是一个人才的。只是他执掌兵部,怕是初其镇不住那些老将军们,估计兵部还是李靖在暗中……

想到李靖在暗中的时候,李元兴懂了,也知道这些家伙把自己的长史魏征给李靖当副手的原因了。世家们认定了,未来几年一定是对外战争不断的几年,所以才选了李靖这个兵部出身的人作了中书令。

一句话,这就是代表着,大唐上的军械不会入库。

“啊!”李元兴这一块惊呼,按理说百官们应该有反应,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有反应,李二抱着一杯茶,只当没听到。

李元兴惊呼,是因为他看到铁道部选了一位新尚书,是卢承庆。

这不是最雷人的,接下来才是更雷人的呢。

崔壹叶被调回长安,任商业部郎中,正五品上。一个二十岁的正五品上,对于崔壹叶来说这是件大好事,可李元兴手边得用的人又少了一个。

这还没完,李常调归大唐帝国安全司,任机要参军,从四品下。

李元兴终于忍不住了:“不是说投票选三省主官,怎么连四五品的官职也选了呢?”

“回秦王殿下的话,因为原先这个职务上的人入选,升职,所以借这次机会,百官们商议,找了这些官员替代的人选,有些官员虽然年轻,却是人才。”王及善不动声色的回答着,他不心虚,因为他是因材而用。这些人是人才。

李二却在这个时候说道:“原本打算让你府上崔长史出任尚书省左仆射一职,还是王尚书害怕五郎你手边一下没有了得用的人,暂时推后半年。还有一个调令为兄已经准了,你府上老狼调任淮南道都督府参军,正四品上,负责华亭之事!”

李元兴把表章轻轻的放在桌上,然后合上。

“臣弟在想,我秦王府与天策上将府,到底要被调走多少人?”

“不多,一共十七人。”李二回答,这就代表着,这是李二同意的。然后李二又说道:“吏部已经在推荐新的人选了,一些待员也随五郎挑选,人数随意。”

李元兴笑了:“臣弟懂了,皇兄是把臣弟这里当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