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这不是蓝熙书想要的结果!

只有借徐娘不老的人马缓冲鞑子锐势的奔袭,蓝熙书才能施展哥几个的中坚作用,拖住局势,保全徐娘不老以等待夏十榆和郑大脑袋的援兵到来,这想法有点儿损,说白了,就是用徐娘不老队伍的伤亡来拖延时间。

蓝熙书打马如飞下坡,这期间对坡下的徐娘不老队伍看得很清楚,真的很痛心!

他就看出了徐娘不老队伍里截然不同的属性,顶盔冠甲战袍抖擞的前锋和后军军纪整齐划一,短暂的骚乱之后很快的在阵前阵后各自调整出作战队形。

关键时刻,京卫边军泾渭分明出迥然的应战态势。

徐娘不老的属下却围绕着徐娘不老的车轿在萎缩。

两股捏不到一块的队列,这仗怎么打?

蓝熙书一马当先首先与徐娘不老的队伍交尾,这让惊恐万状的番役们欣喜若狂,挥舞着绣春刀冲着蓝熙书的方向大喊大叫,等看清了如此声势浩大的驰援就次第奔来的六匹马时,有锦衣卫番役呆怔怔的举着绣春刀朴刀哑了,匪夷所思的表情在脸上持续了数秒。

但大多数人没看清楚,着实兴奋的不轻,大呼小叫消息传递进居中的车轿里,刀戈交鸣,蓝熙书的吆喝他自己都听不见了。

鞑子的先锋在流矢如雨中拉近了敌我双方的距离,惨叫连声,惊马脱缰,鞑子的队伍里间或有人落马,血腥让人疯狂叫嚣,每个鞑子都灌输了一种程序,拼力的刀起刀落,杀!杀!杀!

速度中,中箭落马者转瞬零落成血泥。

最惨的是打头阵的密云后卫的官兵。

鞑子的快箭是出了名的。

冷箭嗖嗖,不少人随箭毙命,惨叫落马声此起彼伏。

惊马伤马乱窜,队形被打乱。

第二拨儿箭雨还在酝酿,先头的鞑子就到了,嘁里咔嚓,人仰马翻,血腥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