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蓝熙书习惯性的捻着手指,毛躁的心情缓解下来。

只剩下丁哑和胡大疙瘩面面相视。

第一百零四章 凉镇风情

离开龙门所,过榆林,遥望青铜峡和石嘴山,蓝熙书带着耗子跟随铁杆三爷的马帮沿长城外线一路辗转过了大同镇军事防区,一直向北,黄河抛却,大明抛却,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到达鞑靼边沿的锡拉木伦河流域,半个多月的行程终于到达了铁杆三爷的目的地—————凉镇!

这更是蓝熙书执行任务的目的地!

凉镇之南五百里遥望长城是著名的大明军事重镇大同镇,凉镇往西就是水草丰美富庶的河套地区,往北长驱直入就是鞑靼腹地,偏东就是兀良哈的地盘,偏西就是瓦刺的势力边沿。

凉镇————是个特殊的地方,他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来往鞑靼,大明,瓦刺和兀良哈多方复杂的走私贸易,这里是各类走私贸易者的天堂,大明卫所的军事力量和查缴走私力量触及不到,北元各部对这里的贸易交换多有依仗也很少大规模动用武力扫荡,所以,大明对边境贸易的多方钳制,成就了凉镇的繁荣,这里特殊的地理,特殊的贸易繁荣,也生成了特殊的人文军事政治格局,多方不管,一直由一种神秘的黑帮势力控制。

锦衣三少蓝熙书搭帮铁杆三爷的走私马帮这一路走来可谓长了见识,说起来蓝熙书的由头令人同情,妹妹被人拐卖,据说被人拐卖处境,据说凉镇是最大的走私人口货物的集散地。

一切顺理成章了,这得感谢钱大千的人脉铺展,蓝熙书真是料想不到,钱大千的销赃渠道竟然远达凉镇。

也算是钱大千对蓝熙书的投桃报李。

寻亲?谁信?

五十开外跑马近二十余年的铁杆三爷只是一笑了之,信与不信又有何妨,凭着钱大千的信誉保证,这位久经人心的矮小的硬气小老头从不多加过问,同蓝熙书虚与委蛇客客气气一路行来,竟也对蓝熙书这对主仆并不反感,凭他识人认人的眼力,这个年纪轻轻貌似挥金如土的少年郎绝非泛泛的纨绔子弟。

能在这条道上跑二十余年,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知道的最好也别好奇,铁杆三爷经常对他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如是说。

远远的看到凉镇,石头房子,毡房,久居的帐篷,甚至大明翘角飞檐数重进出院落的房子,这是个奇怪的地方,各种形式各种文明混杂,看着不搭,却自有一种相安无事的和谐。

崇山峻岭天边褪去,大开阔大缓冲的地势迥然有别于关内,风在这里都是有棱的,有性格的,随便一刮就是个几天几夜鬼哭狼嚎。

蓝熙书迎着风裹紧了斗篷,一出大明军事防区,铁杆三爷就命令马帮上下给重载的骡马挂上铜铃,嗬!铃音叮铃的混音居然这样悦耳,野惯了的马帮伙计在马背上摇头晃脑嚎起了粗野小调,那些个没板没眼的洋腔怪调时常惹得整个马帮的人哈哈大笑着跟着起哄,见惯了这些的蓝熙书都会跟着晃动马鞭打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