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铁杆三爷干巴巴的眯眼看着蓝熙书笑起来,他笑了有多长时间就不错眼珠的盯了蓝熙书多长时间。

不用考验蓝熙书的演技,他是骨灰级偶像派加实力派。

“面上的人!”铁杆三爷抿着他的酒葫芦,看蓝熙书皱眉不知所以然的表情,接着说了一句:“就是你们常说的六扇门的官府中人!”

蓝熙书心里一抽,但眉头却慢慢展开恍然大悟的样子。

“那怎么可能,官差跑哪干嘛?”

“呵呵!这就不得而知了。”铁杆三爷不是不知而是不想深说了。

“古亭娘子就是小妖的娘亲吧!”蓝熙书转移了兴趣,女儿都这样,其娘可想而知了。

这是从性格上分析,蓝熙书绝不会小瞧了女人,房子就是其中一个,论身手论胆识不让须眉,更何况在凉镇这种地方,没点手段没两把刷子是难以生存的,蓝熙书很清楚这点。

闻风而来的一个膘肥肉壮的鞑靼人肉球一样滚下了马鞍,老远就用流利的汉话跟铁杆三爷打招呼,这是占先头做生意的,由此可见,中国货物在凉镇的热销,没拜过码头见过啊巫的人,是不能擅自做货物交易的,这个规矩都懂,这个鞑靼人只是先来确定货物种类罢了。

走私过来的货物五花八门,基本上是你弄什么来鞑子就换什么,这个没他挑肥拣瘦的余地,有货就不错了,不过若是暴利的货物,像铁杆三爷这样门路广的老走私贩子也会有针对性的敛货,你像什么铁器,盐巴,棉麻之类,几乎你来多少抢多少。

铁杆三爷赚钱有底线,铁器不碰,粮食不碰。

一入秋,关内严打,有一半的走私贩子都不敢顶风作案,所以,鞑靼人看了铁杆三爷跟见了亲爹一样。

这不前后脚又来了一个。

铁杆三爷赶紧迎上去,他的口碑不错,从不耍大牌,价钱上见真章,蓝熙书觉得铁杆三爷深得生意人的精髓:脸上一朵花不败,心里一把刀飞快。

蓝熙书看铁杆三爷领人直奔放货的大敞屋去了,跟耗子抹身回屋,耗子一口气憋到屋里,放下手里的东西赶紧的放好了织毯帘子,呼扇着鼻子喘了几口气,蓝熙书笑了,一屁股坐大炕上,这个地方隐蔽性太差,那屋放个屁都听的真切。

“我的天!可受够了这帮伙计!”耗子缓过气儿,抄起茶壶嘴对嘴,刚咕咚一口就放下了,嘴咧的跟八万死的:“咸不拉几的,难喝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