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上头来了紧急公文,听说太子爷传诏免了我们县今年的岁贡,可把我们老爷乐坏了。”老管家很健谈陪着蓝熙书在竹林边散步,文竹细密挺秀,微风过处,婆娑声悦耳,很久没有感受这种江南园林的氛围了,蓝熙书深深吸了一口气:“你们这儿特产什么?”

“扇子!”说起特产,老管家神态之间略带几分自豪:“我们这儿的扇子很出名的,虽然没有南京三山街的扇子那么贵甲天下,但也是声名远播,每年岁贡的扇子都受到万岁爷的盛赞。”

“哦!”蓝熙书对于文人墨客喜欢的东西不甚了解,转身在竹林边石凳上坐下来,一伸手让座,老管家连连作揖,他那里敢坐,就在蓝熙书对面躬身陪聊:“小老儿不敢!”

蓝熙书笑笑也不勉强:“太子爷免了岁贡对于本地来说一大福祉。”

说话间,蓝熙书心里微微暖徐滋生,说不清楚那种感觉,老头是对的,这个看似笨拙的朱大胖子有着难得的帝王仁心,今年皇上亲征,军备耗费量多,难免老百姓会感到压力,太子监国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蓝熙书然想到这个免岁贡咨文说不定就是老头拟的,他提笔挥毫间会不会心感安慰?他婉转费心的不就是能让老百姓多些安逸吗?

“那是那是!”老管家一脸喜庆:“本来每年岁贡也没什么可发愁的,我们老爷说也差不多了,这不大徐记掌柜的招了横祸死了,这可愁坏了我们老爷,大徐记是本地扇行的龙头老大,这种恶性命案弄得人心惶惶不说,岁贡扇子也一下没了着落,他们坊间制作的扇子精美绝伦,周边无人能及,老爷说,大徐记突来横祸,眼见得岁贡扇子不能按时起运交付,岁贡马虎不得,别的坊间做工又差了一截,可愁坏了我们老爷。”

蓝熙书并不插嘴,老管家自顾自絮叨下去:“老爷听到今年免岁贡的消息直说得遇贵人呢,你看大人初到我们这里就将行凶的歹人击毙,又接连免岁贡的好消息,大人真是我们的福星啊!”

蓝熙书浅笑摇手,他看见那边曲廊回转一行四五个裙衫旖旎的女子款款向房子的那边行去,想必是周至同的家眷周到礼数去了。

“这个大徐记还真是举足轻重啊!”

“大人不知道,这个大徐记声名远播得益于他的女儿呢?”老管家大概没见过这么和气的大官,越发的话多起来:“大徐记的掌柜是个出了名的小气鬼,但他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兰娘,这女子不但聪慧过人,更是大徐记的顶梁柱!”

这倒稀奇了,那个女子能比房子还有本事,蓝熙书好奇了,转脸好奇的看着老管家满脸开花的褶子喔了一声。

“兰娘倒非能文能武而是一手妙笔丹青我们鱼台县罕见!”

蓝熙书微一蹙眉:“吟诗作画?”

“不知道兰娘会不会吟诗,但是一手画那是令人叫绝的。”老管家摇头晃头的甚是表情夸张,蓝熙书呵呵笑了。

“特别是善绘仕女牡丹,牡丹一经她手活色生香看过之人无不惊艳!我们本地人都叫她牡丹小仙子呢!”

老管家郑重的介绍,蓝熙书猛然神经一跳,牡丹?现在蓝熙书别说一提牡丹就是想起这个词心里就会一凛,一个小镇的女子善绘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