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一番客气之后,李清流取下头盔递给旁边的亲兵,额前寸把长的细发还未长,显然才蓄不久,“先生可知,现天下大势未定,但以伪清康熙帝及大周招讨大元帅吴三桂兵势最强,就眼前战况而言,大周军已取云、贵、川、湘,而平南王尚可喜及我军也在广东、福建与清军对阵,大江以南一片混乱,我军前途未定啊!”

听完这话,林风心中凉飕飕的,当下面色如土,这才明白现在正赶上了清初的三藩之乱,而自己无巧不巧正落在靖南王耿精忠的手下,这还混个屁,原以为是什么皇太极多尔衮进关的时代,那时天下四分五裂,自己还可以好好钻营,运气好就反清复明,运气背就拥护祖国统一,反正知道历史的走向,总之是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这下好了,落到叛军手上,过不了多久就是一连串败仗,搞不好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对头是谁?满清的康熙皇帝,他们不知道,老子我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爱新觉罗、玄晔这小子实在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平三藩、收台湾、杀葛尔丹、打俄罗斯老毛子,文才武略都是一等一的人物,上下五千年里都排得上号,别看现在吴三桂风头正劲,一会就得被他灭了。完了,这下真是完了,自己现在跟着叛军,多半死无葬身之地。

眼角一瞥,旁边的李清流正定定的看着自己,林风心中忐忑,如果说不跟他混会怎样?会不会立马吆喝旁边的大兵把自己推过去砍了?

李清流看着林风脸色变了又变,仿佛又是沮丧又是迟疑,又迟迟没有开口,不觉心中奇怪,正要开口询问,却见林风道,“李将军,眼下形势未明,不过在下却知台湾郑经部有意攻略福建,我军腹背受敌,似乎颇为不妙!”

李清流原本也不以为林风能讲出什么道理来,只是自己官位不高,这会又接了个运送辎重的烦琐差使,手下的确缺乏幕僚文人,所以才想顺便笼络这个象是文人林风,听他似乎见事明白,懂得一些打仗的道理,不由得有些惊喜,“先生高见,前些日子王爷也很是以此为忧!”

林风心中一松,随口拍上马屁,“若我所料不差,将军一定深得靖南王信任看重,不然也不会被委以重任,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此次押运粮草辎重,日后一定前途广大!”

李清流眉开眼笑,连连拱手道,“不敢不敢,谢先生吉言,”他瞥了林风一眼,轻咳一声,“现今我幕中正缺少人才,不知先生是否有意……”

“愿为将军效命!”林风一拱到底,恭敬的道。

光棍到底,看这副架势搞不好前面就开是战场,自己这会可不敢到处乱跑,反正管吃管住,不如就跟你混几天算了,要是形势不对,咱们回头再说。

第二节(上)

跟着大队混了几天才知道,现在正确的时间是康熙十三年,幸好林风是文科出身,当年高考的时候很是下了一番苦功,而且离开学校也没多久,根据记忆里模糊的资料,联系康熙王朝收复台湾、签订尼布楚条约之类重点考点往下推算,现在大概是公元1674年。

玩过《大航海》游戏的都知道,正是这会西方列强刚刚长出了小虎牙,不列颠约翰牛正忙着和荷兰风车抢地盘黑吃黑,各式各样的航海家也忙着在世界各地走私贩奴偷税漏税,而中国这里也是战火连天,北边俄罗斯沙皇陛下偷偷摸摸搞小动作,西边漠北蒙古漠南蒙古什么准葛尔吐谢图内战打得不亦乐乎,康熙更是忙得焦头烂额,调兵遣将火拼吴三桂。总而言之现在与什么康乾盛世没有任何关系,这个世界乱到了极点。

老实说对于目前的境况林风不是没有想法,这事是明白着的,虽然旁边的这些兄弟对前途持乐观态度,但他却知道,吴三桂耿精忠这伙人迟早会完蛋,现在清军已经渐渐稳住了局势,慢慢展开反攻,接下来这边就是一连串的败仗——这个事情很恐怖,据林风所知,清军有个很不好的习惯,每次打胜仗之后总喜欢一通乱砍,所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那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所以目前摆在林风面前的形势非常严峻,就不谈个人前途人生理想之类远大抱负,保住老命也是大有问题。

走了几天之后,林风彻底否决了逃跑的念头,福建这个地方在二十一世纪是个好地方,但以十七世纪的技术水准来衡量的话,那就只能算是穷山恶水了,在林风的感觉中,这地方没别的,除了山还是山,一天到晚翻山越岭,旁边的人告诉他,这还是走的大路,林风简直很难想像小路是个什么样子。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身体问题,虽然以21世纪的标准来衡量林风是个棒小伙,但在这个世界,和身边的这些人比起来,不说那些士兵,就是身边的那些挑夫也绝对比自己强壮得多,这些人百分之百农民出身,据说在8、9岁的时候就下地干活,十多岁的时候就能挑能扛,担着几百斤走起路来比骑骡子的林风还快,看着这些挑着重担步履矫健的家伙,林风不得不感叹劳动人民的伟大,想起前世自己从城东到城西还要坐公共汽车,生活简直堕落得不能再堕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