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林风的运气这个时候出现了转机,当船队驶入大海之后风向骤变,原本的西南风居然变成了北风,这让满负载的海船速度一下提高了几倍,看着四面八方无边无际的海水,林风明智的把指挥权赋予了杨海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从任何角度来说这些经验丰富的海盗应该比他更有发言权,何况这几天他自己也看到了,这些专业人士的表现的确不俗,操控起船只来各个身手矫健不说,而且对海情非常熟悉,直接驶入深海,避开了所有渔船作业的海场。

十七世纪的中国海实在是寂寞非常,在深海航线上航行了这么久,这次舰队居然没有遇到任何其他船只,这真是一个奇怪的场景,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另一个代称就是“大航海时代”,全世界的劳动人民都下海淘金了,咱们中国人却老老实实的坐在家里耕田。所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林风此刻对这个道理有了更深的领悟。

虽然一路上顺风顺水,但依旧有不少病亡,那些在福州征发的挑夫兵还好一点,到底是海边人,大部分都有坐船的经历,但那些辽东籍的军人却上吐下泻病号成群,几乎全部丧失了战斗力,而且这样的情况还有蔓延扩大的趋势,看着这样的情况林风心中焦灼无比,看来如果再不达到目的地那这支军队恐怕就会垮掉。

当林风和周培公忧心如焚的时候杨海生终于送来了航行报告,这个时候船队已经到达渤海的一处冷僻海域,和天津卫并不太远,杨海生请示主将,在哪里登陆。

实在是应该感谢这个时代,大清王朝此时尽管有康熙这样明主在位,但显然没有意识海防的重要性,帝国在海军建设方面也是一片空白,除了大沽口有点防御之外其他地方连个烽火台也没有,新生的大清帝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陆地上的争霸战争上去了,以至于林风一伙人现在可以随意选择登陆的地点。

本来林风把这事看得非常严重,因为根据后世的经验,登陆战实在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选择一个好的登陆场更是重中之重,但问过杨海生之后却发现自己很可能大错特错。按照杨海生的说法这件事其实很容易,现在对方明显没有任何防备,不可能发生阻击战,这边只要在夜里偷偷行动,找个荒凉平坦的地方用小船送上岸就算完事。

当一切想清楚之后林风哑然失笑,看来还真是犯了教条主义错误,自己这边就几千人,一无战马二无大炮,甚至连辎重也少得可怜,不用建立补给基地,也没有任何后援的可能,和诺曼底什么的根本是两回事。本来就是鱼死网破的活计,上岸之后就亡命的直仆京城,破釜沉舟不成功则成仁,哪还有什么持续作战的可能性?!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船队悄悄绕过大沽口,在宁河一带放下小船派出经验丰富的海盗探路,在控制海边的渔村之后就立即开始大规模的登陆行动,由于在海上漂泊的时间实在太长,一众官兵对于陆地的渴望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个时候不用任何动员,整个登陆行动进行得快捷无比,就在天色刚刚放明之前,所有的战斗部队就已经安全的转移到了陆地上,并且开始在渔村附近进行修整恢复。

由于全军都身着清军服色,渔村的一众老百姓受到了极大欺骗,根本没有想到这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叛军,但几千人蜂拥而来场面实在太也壮观,渔民们免不得也是惊慌失措,令人欣慰的是这支官军军纪还算不错,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骚扰,战战兢兢之中村长带人挑了些臭咸鱼酸萝卜什么的要求犒劳王师,结果自然是双方满意,林风在大发银子赈济渔民的同时也大施恐吓,象这样高度秘密的军机大事若是渔民泄露出一星半点一定满门抄斩,根据林大人的命令,被吓得魂不附体村长回村之后就挨家挨户通知村民不许出门,不许乱说乱动。

踏上陆地之后军队的恢复力好得惊人,两天功夫原本萎靡不振的军队重新焕发出了活力,林风知道消息终归不能隐瞒多久,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当军队刚刚恢复他就迫不及待的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这支抱着拼命心态的军队尽挑些冷僻的荒山小路快速行军,同时派出经验丰富的斥候分队保证两侧,由于事关全军生死,林风此刻收起了所有的恻隐之心,一路上遇见的流民、路人一律斩杀,行军路上碰到的村庄全部屠灭,以免泄露消息。这条路实在是走得血腥无比,几天功夫无辜丧生者达到了数百人之多,在到达京城附近的时候林风已经犯下了滔天罪行,连带他手下的这支军队也变得非常之残暴嗜血。

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个落日看上去无比绚烂,据说很多年之后老人们还记得这天的晚霞,殷殷的布满了整个西边,猩红似血。

这段时间以来大清帝国仿佛已经走出了低谷,福建的耿精忠遭受了沉重打击,西北的马鹞子连续被提督张勇、王进宝等人击败,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深深的刺激了拥护王朝的所有子民,一时间帝国的光明前景好像就在不远处,大清的万世基业不可动摇,而且就在当天,兵部的快马发来捷报,就连全京城人都曾嘲笑过的那支家仆军队都已经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前段时间蒙古察哈尔王子叛乱,康熙情急之下把京城最后的拱卫力量抽调出来,强征京城豪门富户的强壮奴仆凑数,勉强拉出了一支军队,任命将军图海为帅,率军平叛,现在连这么一支不伦不类的官军都胜了,可见大清实在是天命所在,那些跳梁小丑的覆亡就在顷刻之间。

尽管处在战争年代,但爱新觉罗家的人依然保持着奢侈的生活,京师井水苦涩,所以宫廷使用的是玉泉山的泉水,太监们每日赶着水车,不辞劳苦的为主子奔波劳顿。

天气闷热,太阳已经消逝在山的那边,周围的一切东西看上去都蒙蒙胧胧,守城的兵丁打了个哈欠,回头朝城外望去,一队马车出现在视线中,身边押送的人身着太监服色,吆喝着牲口慢慢驶近了城门。

城门领在城头探出脑袋,“各位公公辛苦了,今天咋这么晚才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