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林风火气极大,指着军报瞪眼道,“你自己看看?!”

“大帅……”赵广元有点尴尬,苦着脸道,“卑职……卑职不识字……”

林风一时气结,挥了挥,周培公立即上前拉过赵广元小声解释。

了解形势之后,赵广元皱着眉头道,“大帅,卑职所部按战前计划分驻雄城、容城、定兴一线,游骑昼夜来回,并没有发现什么清军,”他单膝曲下,把军报上呈,“弟兄们不敢偷懒坏事,请大帅明察!”

发泄过后,林风的怒火稍稍平缓了下来,对着赵广元摆了摆手,实际上他也知道,清军的这次行动肯定是早有预谋——哪有那么巧,正好在进攻之前北京的流民就暴动了?!幸好王大海虽然不是什么将才,但胜在胆小老实,换个懒散的说不定连北京都丢了,这事说到底也不能全怪赵广元,汉军此刻的控制区域很小,而且在各个方向都有漏洞,兼之根基薄弱,对广大农村没什么控制力,想来图海肯定是依仗这一点,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从西北方向来了一个战术迂回。

周培公也是这么认为,当赵广元坐下之后,他指着案上的地图,对林风说道,“大帅,我看此事与赵将军无关,我军战前也是太过大意——若我是图海,大可乘我军主力尽出的情况下,派骑兵从保定西侧出发,经满城、过易县,沿内长城行军,从绥远方向突然插入北京,偷袭京畿要地。”他苦笑道,“我军虽占了京畿大部,但各个门户要地都在敌手,确实难以防范!”

林风点了点头,“培公说得不错,”他转身朝赵广元拱了拱手,“老赵,这回是兄弟的不是,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就朝你发火!”

赵广元受宠若惊,急忙站起身来连连回礼,很有些不知所措。虽然无缘无故挨了骂,但他倒也没什么怨怼,他从军多年,军队中上级对下级一向粗暴无比,这事司空见惯,他早已习惯了,见林风如此郑重其事的道歉,一时间很有些感动。

“老赵,时候不早了,你早点回去歇息,明早你部为先锋,我的中军随后跟上,不管图海有什么花样,这通州都是不可不救!”

次日黎明,汉军大队从武清出发,这次的回援部队全部都是汉军的菁英主力,其中赵广元的骑兵除了留在天津大营的几百骑之外几乎全拉上来了,总计三千多人,而林风的中军除了在第一战中战损至七百人的那两个火枪营被扔在大营修整之外,其余火枪部队都是完整齐编,但施琅的火炮部队却多有残缺,出于行军速度的需要,那些重达数千斤的攻城重炮都被留在天津,现在军中的火炮都是八百斤一下的小炮,人数也只有七百人左右。全军兵力约一万一千人许。

此时正值麦收不久,虽然北京地处幽燕,但天气依然十分炎热,沿着官道行军的汉军士兵身着甲胄,手持器械,个个汗透重衣,炮兵营虽然配备有骡车,但对士兵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快速奔跑的关系,队列显得很有些散乱,虽然带队的军官来来往往不停的呼喝训斥,但却看不出有什么效果。

到了下午,天气愈加炎热,幸亏汉军在招募士兵时把关甚严格,士兵的身体素质大多良好,否则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下快速行军,不知道要丧失几成战斗力,饶是如此,骑在马上的林风依然可以看到,队伍中不停的有士兵中暑晕倒,随即被军官扔在道路一边。

“命令施琅……”林风皱了皱眉头,看上去很恼火,实际上对于行军路上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他也没有任何准备,“从中军抽出一个营来拨付给施琅指挥,炮营也尽量腾出骡车来,组织收容队收容中暑的弟兄!”

当传令兵领命而去后,他转头朝旁边的周培公道,“培公,现在到了哪里?”

“前面就是河营,”周培公这两天来时刻手捧地图,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过了河营赶到马驹桥就好办了,届时跨运河、把持官道扼守要枢,可与通州、北京三方呼应,必可围歼……”

“报————”远远地,一名骑兵飞驰而来,拖长了声调一路狂喝,官道上的士兵骡车纷纷让路,林风抬头望去,一眼就认出这是赵广元的随身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