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页

不过这个时候大帅却根本没有时间来出来接受这些祝贺,因为在他不在北京的日子里,各种需要裁决的事项已经堆了一桌子,除了各种行政事务之外,最紧要的就是蒙古察哈尔小王爷要求进京和大周的迎亲使者团的回报。

如果说林风的许多决定令臣下有荒谬之感的话,那去大周的迎亲使者人选则就是其中的极至,实际上当林风任命近卫军军官瑞克上校担任正使的时候,一向最注重尊卑礼节的李光地大人甚至当着自己主公面砸了桌子,可谓愤怒了无以复加,事后他还联通周培公、陈梦雷、汤斌等文武重臣给主公上书,要求派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出使,以免贻笑大方闹出国际笑话,不过这些努力显然没有能改变主公的决心,最后跟随汪士荣出使的依然是那个金发碧眼的老外。

这几个月瑞克上校可谓是过了一段舒心的日子,虽然大周上上下下官面上对远在北方的汉军政权不屑一顾,定为州郡一类档次,不过实际上无论皇帝吴三桂还是各个臣僚,心中都极为重视此次外交活动,所以当瑞克率领迎亲团自广州黄埔港登陆之后,尚之信立即派遣了一支三千人的大军随同保护,一直护送他们出了广东,而进入大周领地后,吴三桂派出的精锐御林军早已等候已久,一层一层的保护着一直护送到长沙。

可怜的瑞克上校从出生到现在,第一次享受到国宾待遇,所以免不得有点神经兮兮,最可怕的表现是这个人在女色方面有点变态倾向,这一路上只要一遇到女人他就马上“狂态毕露”,不顾上下礼节统统称为“女士”,以超过面对大周官员的恭敬态度请安问好。

而令每一个负责接待的大周地方官忍无可忍的是,每次与这个洋人宴会的时候,瑞克上校都不会忘记问候这些官员的夫人,并且很亲热的询问这些官员为什么不带夫人来见他。

不过关于瑞克的身份问题倒没有引起大周朝野的抗议,因为根据各种情报资料,瑞克上校原来是林风林大帅最亲近的“仆役”,身份与“昆仑奴”相仿佛,而林大帅之所以派他里迎亲则更说明了林风对此次外交活动的重视——众所周知,根据中国的政治传统,一件事情如果派一个宰相或者大学士之类来办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派一个太监来操办那就说明此事绝对重要无比,在这种传统理念的暗示下,大周的礼部官员压根儿没有如李光地想象中的那样提出什么抗议或者反对之类,而是客客气气的把瑞克上校迎接入京。

接下来的事情没有什么悬念可言,瑞克先生对一个老头没什么兴趣,而吴三桂陛下则感觉对一个洋人罗唆有失身分,于是这件亲事很快就定了下来,并且用快马、快船预先通知北京的林大帅,而当林风接到这份出发日期以及陪嫁礼单之后,算了算时间,突然发现自己马上就要结婚了。

第二十六节

所谓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这次林风的婚事也有了那么一点点小岔子,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林大帅不得不召集大臣进行讨论。

这件事情说起来也不算是很出人意料,而当李光地、周培公等人阅过通报之后甚至一起露出一个如释重负的表情来,老实说就吴三桂这个人给他们的印象来看,那是无论如何也算不到冤大头一类的,而这次居然千里迢迢白送了一个漂亮女儿,如果说仅仅只是为了笼络林风哪确实无论如何也让人无法接受,怎么说大家都是政客,本来就应该卑鄙无耻才对,若都这么天真可爱那才真是搞笑了。

随同礼单和出发日期到达北京的还有一份小小的附件,这个东西被押在一长溜绸缎、玉佩之类礼物后面,咋一看不是很起眼,不过当林风看过之后却禁不住大吃一惊,因为这份附件是一道非常正式的圣旨,也不知道大周官方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东西列到最后面,因为就常识来看,一般这个东西都是抬头正文,是必须首先宣布的重要文件。

圣旨的文法格式林风有点陌生,不过这回确实不能怪他没学问,因为里面除了引用了不少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之外,非常用的生僻汉字占了全文的百分之七十,所以林风当时连蒙带猜才弄明白它的大概意思。

这份圣旨的态度非常客气,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是以领导首长的身份高度评价了林大帅革命的前半生,尤其是砍了康熙北京屠城那件事,然后再热情洋溢的赞扬了大帅的性格以及容貌、长相、气质之类;尔后又换成长辈的口吻,亲热而不失身份的通知林风元帅阁下,大周吴三桂皇帝陛下对大帅本人的人品比较看好,所以这次他关于驸马资格的考核获得了通过,这里用了很长一段漂亮的辞藻来称赞这段幸福的婚姻,并且在此断定,日后小两口子的生活一定很美满,而最后一部分则口风大改,完全转变成纯公文格式,居高临下的册封林风林大帅为大周王朝“兴汉郡王”,希望他再接再励,为大周再立新功。

坦白的说,其实前面两部分林风一开始根本看不明白,在阅读的时候他大量使用了当年英语考试时短文阅读的技巧,从能勉强看懂的最后一部分往上推,然后再推理出其中的大概意思,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非常郁闷的事情,林风就真的想不明白,明明是写给自己的东西,干嘛非得弄得让自己看不懂。不过郁闷归郁闷,这里面的政治内蕴倒还是明明白白的,所以当时林大帅的心情很复杂,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这一招才好。

想来给吴三桂出这一招的应该是个高手,这道圣旨从表面上看去很自然,但内地里却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本来汉军与大周王朝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根本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基本上可以算做两个国家,所以吴三桂是根本没有任何权力来册封谁谁谁,所以这道圣旨实际上可以算得上是一封招安书。

到了现在林风才慢慢回过味来,这个安平公主只是一个包着毒药的馅饼,吴三桂的目的很简单,他希望通过这桩政治联姻让汉军名义上臣服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