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这个时候林风的中军主力已经近抵代州府,大汉骑兵第一军赵广元部循滹沱河南下,与第五军赵良栋部汇合于原平,数千精锐骑兵驱赶着一路溃逃的准葛尔东路军一路南下,隆隆铁蹄践踏着表里河山,太原北大门忻州岌岌可危,冲杀在最前沿的穆成东部甚至与葛尔丹汗帐游骑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

不论葛尔丹怎么封锁,数十万汉军西进山西的消息终于传进了太原城,乍闻喜讯,伤亡惨重奄奄一息的古城奇迹般的爆发出了惊人的活力,再一次将葛尔丹的攻城大军赶下城头。这真是一个既令人尴尬,又令人惊喜的讯息,实际上就在去年的时候,山西军民在巡抚于成龙大人的领导下,一直对林汉集团极为敌视,而太原督抚上下,自于成龙开始,提起“林风”二字一律在前面加上“匪逆”之类定语作为修饰,咬牙切齿同仇敌忾,不过就心理上分析,倒也未必是对康熙皇上伤心,虽然君父赴难确实令人痛心疾首,但难过几天也就过去了,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真正仇恨林风的原因在于这个奸邪小人为了一己之私居然调唆杨起隆这类草寇祸乱天下,闹得山西一省纲常大乱民不聊生——这和康熙被砍头就是两个性质了,玄烨这傻x被砍了大伙最多也就唱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什么地,或者发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类浩叹,属于感情纠葛,但农民起义可是真的危害到了山西人民的和谐社会,属于利益纠纷,这当然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但现在时移势转,在蒙古铁骑的威胁下,太原人民的政治觉悟发生了飞跃式的成长,目前的形势极为明朗,合城上下每一个人都明白,若是准葛尔大军获胜,那么根据蒙古军的战争风格,太原绝对不会有一个人能活下去,而反过来若是汉军获胜,那么太原人民多半会否极泰来迎得新生。

幸运的是,汉王林风也明白这一点,对于这场战争来说,太原的和平解放实在是意义重大,不论是在战场形势上还是在政治需要上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当赵广元和赵良栋部开始兵进忻州的时候,汉王钦命特使就已经在汪士荣的安排下悄悄出发,军统部门将安排事先买通的蒙古军通译,与太原城内的于成龙取得联系。

汉军的外交使臣刚刚离开中军大营,林风就接到了一个令他意外的消息:葛尔丹大汗的使者携美酒肥羊,于辕门之外等候传见。

第二十四节

林风惊奇的看着李二苟,不能置信的道,“你说什么?!葛尔丹的使者?!”

“启禀主公,是……那个好像真的是葛尔丹的使者!”看着林风的表情,李二苟有点着慌,他忽然想起刚才自己并没有认真的核实那个蒙古人的身份,若是有人冒充的话,自己可就真的麻烦大了,不过这个时候倒也不能反口了。

“哦?!”林风想了想,随即摇头笑道,“你去把汪先生和幕军丞他们叫来,这事得商量商量。”

准葛尔使者抵达的消息显然具有轰动性效果,不到片刻,随中军行动的一众谋士将领都齐聚一堂,众人对此议论纷纷,对使者的来意各执己见,这一仗打到这个份上,大家还真感觉不出彼此之间还有什么好谈的,而就目前的战场形势来看,葛尔丹虽然有点被动,但也绝对不是什么没有翻盘的机会,若是这么快就来服软认输那可就当真奇怪了。

见一众同僚都没有拿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汪士荣上前道,“主公,咱们这边空凭猜测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既然如此,那不如叫使者进来问个清楚。”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老实说他们对林风的谈判能力倒也还是相当信任,而就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位主公虽然很多方面都有所欠缺,但论起嘴皮子来这里倒也没有哪一位能赶得上。

林风点了点头,“好吧,二狗,叫使者进来!”

“准葛尔汗国敏罕(注:敏罕,蒙古语,即千户官)伊勒德拜见汉王殿下,长生天祝福殿下福寿安康,”葛尔丹使者单手抚胸,浅浅的朝林风微微一身,“我奉葛尔丹大汗的命令,为汉国带来和平和安乐!!”

林风饶有兴趣的看着伊勒德,和那个科尔沁使者札木合一摸一样,这小子的汉语也说得相当流利,而且更为难得的这位居然还是一口标准的京片子,真不知道他是怎么练成的。

“伊大人太客气了,阿丹身体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