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顺着林风的招呼,汪士荣恭敬的磕了一个头,侧身在对面的炕沿上坐下——这套动作他做得很平常,但实际上在现在的大汉朝廷之中,这种接见规格非常之高,可以说除了他汪士荣之外,只有李光地、陈梦雷、周培公、瑞克或者出镇外地的亲信大将如马英之类,才可以享受到,普通大臣不论官秩如何,威望如何,即算是顾炎武那样的牛人,也是无法享受到的。

没有让汪士荣挖空心思去猜测,林风随手把奏折抛开,主动说道,“纪云,你知道这几封奏折是谁的么?!”

“回禀主公,臣不知!”

“是奴尔干巡抚张书玉,吏部尚书徐学乾和户部尚书陈廷敬,”林风伸出双手,使劲的在太阳穴附近按摩,摇头道,“他们一齐上奏,说是身体不好,请乞骸骨!”

汪士荣默然,这三名大臣之中,徐学乾年纪最大,今年六十二岁,另外两人不过四十多岁,基本上属于仕途上的黄金岁月,这个时候请求辞官,当然是因为某事不满意,给林风脸色看。

“你知道他们是为什么事情么?!”

“回禀主公,臣知,应该是为通商侍郎徐大人更大汉钱庄之政而为,”汪士荣点点头,坦承道,“此事外边物议非常,说法很多,似乎闹得不小!”

“嗯,我知道!”林风苦笑道,随后一字桌上的一大堆奏折,“这些都是议论,一小半是辞官的,另外一大半是劝谏的,其中不少老先生很激动,说我中了蛊,要抬着棺材来中南海,还有人要我杀许淡阳,不然的话他自己就去砍了他……”

汪士荣愕然望去,怔怔的看了奏折半晌,默然良久,苦笑道,“此事……此事……此事当真……”他摇了摇头,缄口不言。

“纪云,你一向聪颖睿智,是我的肱股左右,”林风转过头来,朝汪士荣望去,诚恳的道,“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这个……咳、咳……”汪士荣情不自禁缩了缩身子,干咳的道,“臣卑鄙小吏,此朝廷大政,非臣可以过问……望主公乾纲独断!……”

真实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啊,想当年君臣初见,他还是吴三桂的使臣,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点江山侃侃而谈,凭着三寸之舌,将林风和大臣们损得一无是处,那是何等的雄姿英发,现在却连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林风心下叹息,摆摆手,“无妨,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是,”汪士荣点了点头,沉吟半晌,忽然问道,“敢问主公,李相(注:李光地现在已经不是汉王相,是首辅大学士,所谓‘李相’,是客气的说法)怎么说?!”

“晋卿没说话,”林风摆摆手,“他是朝廷柱石,不要怪他,他有他的难处,夹在我跟群臣之间,是不好说话的!”

“主公宽宏!”这次倒不是顺口恭维,林风如此体谅大臣,汪士荣确实是由衷感动,“臣以为,主公在此事上或许是有些……有些……那个鲁莽了……”

“是有点。”林风点头同意,虽然有所预料,但反弹如此猛烈,却也是所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