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另外此联的一层意思是留给答题者的,大家要揣摩他的心思来接下联,主要是意境。

众人挠头,都难再了意境上,其中有几个人自持才华,站起来对了几联,可楼上没有任何反应,很明显是没通过。

刘李佤端着酒杯,旁边的姑娘一脸焦急,低语道:“没想到,原来大人也是个伤心人,哎,只恨奴家没有文采,不然一定对出下联,好好劝慰他一番。”

哦!她这一番自语反而提醒了刘李佤,这上联的水平就在于此啊,女人见了想要安慰他,男人见了想要讨好他,必然都不和他心意,作为师爷,既是事业上的帮手,又应该是生活中的朋友,这个时候他不需要你的安慰,更不需要讨好,需要的只是理解。

理解?这种读书人,一生为了考取功名问奋斗,在苦读圣贤书的时候,忽略了人生中太多的精彩,待有一天榜上有名,衣锦还乡,可有些东西已经永远的错过了,这就是科举制度的悲哀呀,高中三年,人生中的花季雨季,就是应该浪的时候,可却被几十斤中的书包,和上学时的星星,放学时的月亮所取代,哎……

这样一想,刘李佤也是过来人,高中时期也有女生给他递过纸条,也暗恋过美丽的英语老师,可很久以后再回忆那原本应该美好的时光,满脑子有的只有习题和试卷。

所以,此时此刻刘李佤很理解这位因为读书而错过美好恋情的个性知府,他用手沾着酒水,在桌上写到:“悠悠人生几春秋,为憾博才疏。看今朝,梦想毁去半生。”

第493章 觐见

悠悠人生几春秋,为憾博才疏。看今朝,梦想毁去半生。

刘李佤有感而发,一笔一划在桌上写下了这句话,写得是简体字。也正因为是简体字,让身边那并不认识很多字的姑娘也看懂了,她一字一字的念,越念越心惊,越念越激动,但刘李佤全部写完之后,她又大声的,完完整整的念了一遍。

原本嘈杂的现场在姑娘这一嗓子之后瞬间沉寂下来,无数双眼睛向这边看来,他们还没来得及分析这句话,只是诧异一个姑娘竟然来对对。

不过就在这时,楼上的房间内也传来一声诧异的声响,那楼上的姑娘神色一紧,连忙转身回房去了,众人这一下明白过来,这说明,屋里的大人有了选择,而且是一个姑娘对上来的。

很快,楼上那个女人又出现了,这次没有摇曳生姿,没有春意盎然,阴沉着脸,看着刘李佤身边的姑娘,没好气道:“小丽,大人又出了一联,而且是单独出给你的,请你来对。”

众人大哗,果然,刚才这姑娘的下联被大人看上了,这些男人各个都是饱读诗书,自持才华横溢,此时却被一个青楼姑娘比了下去,心有不甘,开始回味刚才的下联,可仔细想了想,又觉得对仗工整,意境相投,让他们无话可说。

这时,楼上那姑娘没有了刚才的神气,仿佛被心上人抛弃了一般,看着楼下的小丽就像面对轻敌,不等人们回过味来,便急急的说:“大人的下联是,情愁易长,眉间心头,此生奈何峰回路转。”

上联一出,根本就没有注意听,更没人去思考,目光全部集中在刘李佤身边那姑娘身上,这姑娘自然也紧张万分,因为对联根本就不是她对上的,现在万众瞩目的,她急急向刘李佤求救,一把拉住刘李佤的手,眼巴巴的望着他,就等着他对上下联再以身相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