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连子宁不知道何事引得这老大人不满,只得讪讪一笑。

又转了一圈儿,参观了武毅军大营的营房、大食堂等地,看到那整洁干净、没有异味儿的营房,这些随员对武毅军的评价就更高了一些,戴章浦也露出一丝笑意。当去了食堂之后,大伙儿出来之后,眼神儿却都有些古怪。

连子宁一开始还不知其所以然,过了一会儿,便见刘吉祥跟一个年轻太监耳语几句,那年轻太监点点头,策马到连子宁身边,道:“连大人,食堂这事儿,您做的可就过了。一盆子一盆子的红烧肉,大鸡腿,酱鸭子,大白馒头,还有消暑的绿豆汤,敞开了吃喝,嘿,说句难听的,咱们在皇宫里当差吃的也没这么好啊!这就有些过了!戴大人那就不用说,就说刘老公,那也是向着您的,大可不必如此!平日里吃什么就摆什么好了。”

连子宁嘴里应着,心中却是哑然失笑。

原来自己把士兵们中午要吃的饭摆出来,在他们看来竟然成了做戏?在他们看来,士兵们怎么可能吃这么好呢?这不扯淡么?

大伙儿免不了就这么想,这位连大人确实是有本事的,不过也未免有些虚荣,凡事都要求尽善尽美,这都要作假?

看看众人,脸上都颇为不以为然,连戴章浦都不免,显然是不相信的。

连子宁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我的兵,他吃的就是这么好啊!

连子宁忽然想起后世看的一则新闻来,金太阳视察朝鲜军队,食堂里头是一盆盆炸得金黄的鸡腿儿,国内网民一片骂声,没一个信得……

第一八八章 阅兵

转悠了一圈儿,便把这些前来视察的人都迎进了自己的府邸,锦衣卫和低级别的随员们安排在偏厅里头休息,连子宁则陪着两位大人去了花厅。上午看个过场,中午先要歇息,下午才是正式的检阅,这也是国朝检阅的惯例,因为有的军队要应付的话,兵员素质不行的话上午还能应付一下,下午绝对就扛不住,原形毕露了。

把两位大人在花厅安排好了,派人伺候了,连子宁走出花厅,林嬷嬷在外面已经等着了。

林嬷嬷约有四十来岁,长的很是端正素美,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脸上淡淡的,总有些不苟言笑的味道,但是熟悉她的人却都知道,这个林嬷嬷是心肠极好的,待人很是和气,也从不克扣下人的用度。她穿着一身明季妇人常穿的襦裙,是用湖绿色的上等蜀锦做的,头发只用一根玉钗攒了,长及腰间,见连子宁过来,微微蹲身一福,自然有一种落落大方,高贵典雅的气质在里面。

这位林嬷嬷曾经在今上十七皇子的府上做过十年的差事,后来十七皇子失势被贬斥圈禁,府上的下人自然也是风流云散。前些日子被连子宁请来做府上的管事嬷嬷,实际上就是管家。这位林嬷嬷把连子宁这个府邸管理的井井有条,下人们也都被教的很识得规矩,连子宁对她还是很尊重的。

连子宁问道:“那些随员可都安排好了么?”

“老爷放心,都安排好了。”林嬷嬷道:“在两个偏厅开了十桌席面,都是五两银子规格的,老爷您那些珍贵的食材也都用了一些,松茸腊肉武昌鱼都有,便是京师那些大酒楼的也是吃不到的。一桌十五个菜,酒是上好的山东锅庄老黄酒,保证让他们满意。每个人凳子上都放了一封银子,二十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