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康素轻柔的声音做完了汇报。

连子宁斜靠在床上,点了点头,唔了一声,颇有些意外:“这么多人?”

康素笑道:“这说明老爷您威望高,咱们武毅军在百姓心里头有地位么,要不然都来参军?”

这话说得贴心,连子宁哈哈一笑:“你这妮子啊,嘴越来越甜了。”

康素抿着唇一笑,问道:“大人,现在下面都在上条子请问,这些多出来的要怎么处置?是要遣散还是如何?朝廷可是只给了咱们五个千户所的名额。”

“遣散,为何要遣散?”连子宁一拍大腿笑道:“朝廷只给了咱们五个千户所不假,但是也没说,一个千户所就十个百户所吧?正好,老爷我还在为这事儿发愁呢,一个千户所多几个百户所,这事儿可就解决了。”

“啊?大人您是说?”康素惊诧的捂住了小嘴儿:“瞒天过海?”

连子宁点点头,康素是心腹,他也不怕说与她知道。再者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前些年的时候,九边腐烂,兵源不足,各地将领都是自己想办法,有的是派亲信来内地尤其是遭了灾的地方招募灾民,有的则是抢掠良民入军,有那的那硬气强悍的,则是杀到敌人腹地,把个部落一锅端了抢过来,到了后来,兵员也充足了,大军也满额了。但是这个习惯却是保存了下来,现在九边的那些大将,哪个不是盼着手下的兵丁越多越好?朝廷一年统计一次兵丁员额,人越多,发的饷银也就越多,哪个将军府中不养了几百亲兵?终明一朝,锦衣缇骑四出,这些事儿朝廷能不知道?

连子宁这么做,也不过是毛毛雨而已。这些年武将权势越来越大,但是终究也打不过文官去,就这,朝中文臣兀自不断找理由攻讦,只是为了限制,大伙儿都不怎么当回事了,反正大明朝春秋正盛,中枢权威,五十万京营大军足以压服四方,谁也不会存了什么异心。真要是有什么不对,朝廷一纸诏令,一个七品巡按,就能要了一位边关大将全家老小的性命!

“咱们现在有一千九百兵丁,再加上这些,那就是差不多八千兵,五个千户所的话,每个千户所十五个百户所倒也是差不多。”连子宁道:“八千兵就八千兵,咱老丈人是堂堂的兵部侍郎,这小事儿还办不成?”

在这不是枕边人胜似枕边人的柔顺女子面前,他也难得的轻狂了一把。

康素掩嘴一笑,却是不语,对于她们姐妹两人来说,一切和戴清岚有关的话题都是足以引起心中恐慌的,最好的法子就是不想。

连子宁问道:“对了,柳记铁匠铺子那边,可传过什么消息来?”

康素道:“正要跟老爷您说呢,今儿个一早天还没亮那边儿就派人来传了口信儿,刚才见老爷写的入神,便没打扰老爷,说是老爷您要的东西都打造的差不多了,请您有空去查验一番呢!”

连子宁点点头:“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儿个吧,待会儿去。”

“还有!”她翻出一本帐子来,递给连子宁:“这是昨个儿王镇抚送来的,王镇抚说新兵大营已经建筑完毕了,各色设施都是已经齐全,厨子等也都配齐了,只等入驻便好,总共是花了三千多两银子,这是账本儿,您过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