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

“咦?于老板?竟然是你?”他乡遇故知,虽说和这个故知当初相处的也不怎么愉快,但是心情还是免不得好了一些,连子宁笑着问道。

“咳咳,咳!老朽虽然在京师,却也能不断听到连相公的消息,听说连相公现在当了大官,还真是可喜可贺!”于静官在连子宁面前站定,正了正头顶方巾,唱了个肥诺,颇有些唏嘘道:“没想到连大人竟然还记得老朽。”

连子宁哈哈一笑:“于老板怎的却在此地?”

“唉,这说来就话长了!”于静官叹口气,说来了其中原委。

原来那日他太过吝啬,不肯出高价钱,便和连子宁谈崩了,谈崩之后,去也没太在意。但是后来婴宁一书大红大火之后,这才是后悔不跌。后来于苏苏得了连子宁的各种话本儿,又得了他的资金支持,集雅轩的竞争能力大是增强,连着开了许多家分店,把翡冷翠书社挤得几乎是没有生意可做了。店面冷落,萧条无比,也就只能维持个不赔不赚而已。

眼见传承了几十年的生意破败如此,于静官自然不甘心,又是听了别人的怂恿,便拿出全部的积蓄,又是东借西凑了一点儿,一共是凑足了一万两白银,买了很多货物,跟着许多本钱小的商人一起凑了份子,登上了前往扶桑的大船。

这想法是好的,事实上,这个年代的扶桑,除了银子不缺,什么都缺,只要是把大明朝的各种南地北地的稀罕物运到这儿来,就没有不发财的道理。

但是也是于静官时运不济,在靠近扶桑海岸线,距离肥前港不过是百多里的时候,让海盗给劫了!

那海盗是明国人,一看嘿,还是老乡儿,于是也没为难他们,抢光了东西,把船扔给他们,让他们好歹是活着来到了肥前港。

但是对于一个商人来说,身无分文和死了也没什么区别了,于静官丢光了所有的本钱,寻思着回去也是要被逼债的给逼疯,家里老婆孩子也要受到牵连,还不如先在这儿等一等,看看是不是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来了十多天之后,他发现扶桑的大名和贵族都是相当的痴迷中土文化,尤其是喜欢诗词歌赋和话本儿一类的,当下便存了心思,重操旧业,在这里开了一家书店。还别说,生意倒是还红火的很,不过想要赚够那一万两银子,就得等到猴年马月了。

他便整天有事儿没事儿的来码头上瞎转悠,希望能碰上什么机会,这一碰,就碰到了连子宁。

他远远的看着这人像是连子宁,却是不知道连子宁来了扶桑的消息,才旁观观察了好长时间,才是赶过来相认。

两人身份地位已然是不同往日,他心里却是战战兢兢,生怕连子宁记恨着当年之事,翻脸不认,那就惨了。

不过终究是咬咬牙,冒险过来一试。

连子宁眯着眼睛看着他,心中忽然一动,问道:“你是什么时候过来扶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