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那矮胖子老秦点点头,口水几乎都要滴答出来了,他伸出哆嗦的手,小心翼翼的摸着那铜鼎,脸上满是迷醉的神色,他口中喃喃道:“鼎高一尺九寸三分,长一尺六寸,宽一尺一寸,方形,二直耳,折唇,浅腹,平底;口立双竖耳,耳上有双龙相峙;耳外侧及龙身之上饰鳞纹,腹部饰兽面纹及三角纹,四角出脊棱,四足细长,以圆盘分为上下两节,上节装饰兽头,并有脊棱和二道弦纹,下节仅饰三道弦纹。”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若是无误,理当是三代之前的老物事!价值,不可限量。”

“三代之前?”那瘦子正在奋笔疾书,闻言手一哆嗦,毛笔在上好的宣纸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污迹,不敢置信道:“老秦,没看错?确是三代之前的东西?”

那老秦没好气儿的白了他一眼:“看了这么些年,还能错?你看上头这绿,这沁,这锈头儿,分明就是几千年打下的底子!”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伸手抚摸着鼎身,像是抚摸情人的肌肤一般,满眼都是迷醉:“多好的东西啊……”

那瘦子也是一副如此理所当然的样子。

国朝留下的古董老物事不知道有多少,但是鼎这个东西,却是个例外,自大禹治水,鼎定九州,开启了大夏四百年基业,这鼎之一物,便是国之重器,等闲不会开铸的。

因着数量少,分量重,意义重大,所以但凡是流传下来的鼎,几乎都是稀世珍宝,一般只在皇宫大内留有,便是高官显贵家中也是少见,就更别说是一般的富贵人家了。

而且流传下来的鼎中,又是以秦汉之后的居多,而所谓三代之前,也就是秦汉之前的夏商周三代。因着年代久远,许多夏商周所铸造的铜鼎都已经被破坏了,流传下来的很少,所以这胖子朝奉老秦一鉴定出来是三代的,两人都是变色。

这铜鼎的价值,根本不是用金钱能估量的。

倒是最适合送礼,不过也不能随便送,一般人家也不敢收这个。

太贵重!甚至有逾越的嫌疑。

“额的老天爷,这是撒呀!”忽然,那胖子似乎瞥到了什么,一声惊叫,连陕西土话都出来了,他肥胖的身子一个前跃,扑到了那铜鼎前面,脑袋几乎要探了进去,盯着这鼎的内壁看了半响,回过头来,赶紧招呼道:“老梁,你快过来看看!快!”

那老梁过去之后,顺着老秦的目光一指,顿时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儿,颤声道:“太保,太保铸?”

原来那鼎的内壁中,赫然写着太保铸三个大字!

太保,便是召公奭。系辅佐周成王的大臣,乃是周初的辅佐重臣,曾封于召,为召公,助武王克商,参与平灭武庚、管、蔡之乱,周建国后封于北燕,历仕武、成、康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