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

“第三曰整肃军纪,在此种情景下,军心民心定然沦丧,军心不振,若是再有贪官污吏上下其手,贪污军备军饷,则大事去矣。”

“此乃实内固外之计,而第二条,则是以夷制夷。”

“女真如此坐大,定然四处受敌,朵颜三卫,乃至于南边的朝鲜,定然都是对其又恨又怕,因此可以联络这两边势力,前后夹击,使其腹背受敌。”

熊廷弼恭谨的拱拱手,笑道:“大人,便是这些,标下说完了!”

连子宁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轻轻鼓起掌来,笑道:“廷弼啊,廷弼,本官这要好好的感谢白袍军啊!若不是他们,你又怎么会在本帅麾下效力!”

他重重的拍了拍熊廷弼的肩膀,大笑道:“让你做一个千户所的千户,当真是委屈你了,可恨现在本官手下只有这么一点儿人。若是本官有十万兵,定然把这十万兵,都交给你统领!你可是大将之才啊!”

熊廷弼只是谦虚:“标下不敢,大人过誉了。”

连子宁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这又怎么会是过誉?

说起来,熊廷弼和大凌河还是有着不解之缘的。

熊廷弼一声三次镇守辽东,第一次是万历三十六年巡按辽东。面对辽东地广人稀,边防多事,特别是后金势力兴起,提出保卫辽东的方略——“实内固外”和“以夷攻夷”,并上疏备陈修边筑堡、以守为战的存辽大计,实行军屯,建粮仓十七所,三年之内屯积粮谷一百三十万石,在大凌河南岸修建七百余里的边墙以及城池七座、墩台一百余座,按劾将吏,军纪大振。

第二次则是野猪皮努尔哈赤再率兵攻打沈阳,熊廷弼亲自督阵,击退后金,于是辽东局势初步稳定下来。

第三次则是天启元年,熊廷弼去职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畏罪自杀,辽河以东全部沦为后金所有。朝廷再度启用熊廷弼,任命其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第二次升任辽东经略。然后朝廷同时又擢王化贞为巡抚,此人不通军事,却是很瞧不上后金的,一力主战。二人一主战,一主守,则经抚不合。天启二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五万人马,分三路向河西进攻,渡过辽河,攻占西平堡。王化贞出广宁、闾阳守兵迎敌,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狼狈逃出广宁,便是在这大凌河泮见到了熊廷弼。

两人的结果,都是被开刀问斩。

熊廷弼更惨,便是死了,也被传首九边。

连子宁忽然又是开口道:“廷弼,魏国公爷行事,你看如何?”

熊廷弼撇撇嘴,脸上便露出一丝不屑来:“此人国公爷出身,看来是张狂惯了的,咱们大明朝多少年了,都是以文治武,便是勋戚,也不过是说着好看些,真就有多少实权么?他此番作为,这是还没有传开,若是传开了,定然是引得天下的文官愤怒无比。此次北征之战,若是打的顺顺当当了还行,若是出任何岔子,只怕朝中立刻就是弹劾四起,就算是他是魏国公,也得扒一层皮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