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页

“不错!”济尔哈朗迎着刚毅问询的目光,道:“前一阵子大将军命我收集明军的消息,我无意中看到,说是明廷最近有一支名为武毅军的军队,声名鹊起,以善于使用火器而闻名,在明国大有名气。前一阵子据说他们去了扶桑,结果找到了始皇帝的传国玉玺,那武毅军的统帅连子宁还被封了一个武毅伯的爵位。我猜测,对面的那些明军,应该就是武毅军的人。”

“武毅军?”刚毅念叨了一句,眼中闪过一抹冷厉的寒光。

战斗或者说是单方面的屠杀并未停止,女真士兵的木头筏子不断的南漂,第一道土墙上的火枪手射击完毕之后,熊廷弼又是下了命令,第二道土墙上的火铳手射击,然后是第三道。

等第三道射完,第一道土墙上的火铳手已经很熟练的装填好了弹药,用通条压实,重新举起枪来,扣动了扳机。

如此一来,就起到了三段击的效果,火力绵绵不绝,远远比一窝蜂的一起开枪要好。一起开枪虽然能形成异常密集的火力,但是也会造成弹药的浪费和射击之后的火力真空,敌人说不准就能趁着这段时间跑过来。

而建造这三层土墙的目的也在于此,可以更有效的瞄准射击,视线更加开阔,射击的角度也更随意些。

女真士卒都簇拥在筏子上,所以火铳手手们都不是瞄着人打,而是瞄着筏子上簇拥的人群打,反正一枪打过去,肯定是有人死,说不定还能打死两个。

筏子的漂流速度远远要比人在路上的奔跑速度慢,从熊廷弼下令开枪射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分钟,而以燧发枪两分钟五发到一分钟三发的射速,五分钟的时间,足够每个火铳手发射出十二枚到十五枚的铅弹。

七个百户所,七百八十四名火铳手,发射了将近一万枚铅弹。

这一万枚铅弹,造成了至少五千名女真士卒的伤亡——他们身上的棉甲对原有的火铳和弓箭有出色的防护力,但是面对着钢铁靶子都能打出凹陷的新型燧发枪,就有些不够看了,只要被击中,基本上是非死即伤。

而女真士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袍泽不断的死去,唯一的期盼就是枪子儿下一刻千万别落在自己身上。

最前面的女真筏子距离岸边还有十余步的距离,甚至有的女真兵已经开始攀着木筏的边沿准备下水,涉水上岸。

熊廷弼没有恋战,见此情景,命令道:“第一排,撤!”

火铳手们二话不说,立刻遵从命令,顺着马道便撤了下去,向着城门的方向便撒丫子跑去。

然后是第二排,最后,熊廷弼才带着第三排的火铳手不慌不忙的下了土墙,向着城门奔去。

而此时,女真人刚刚挣扎着上岸,只得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明军离去,眼睛像是冒出火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