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页

这一次的损失,只能用惨重来形容。

武毅军序列步卒九千人,骑兵八百人,军器局一千余人,其中骑兵军器局毫发无损,步卒战死两千四百六十人,重伤七百六十三人,其中伤残者三百一十人,轻伤两千三百余人。

神武右卫序列五千六百人,战死三千七百五十人,重伤一百四十三人,余者几乎人人带伤。

京卫更惨,本身就是伤兵居多,又是被危亡的惨烈情势逼得不得不上战场,因此损失极为惨重,两万多出头儿的队伍,现如今只剩下六千七百多人。

各部都在休养生息,所幸喜申卫中粮草甚多,大战之前就已经够吃一年的了,而现在就更是足够这些剩下的人吃用数年的,而且喜申卫城池西北是松花江,东南是阿速江,东北就是两江汇合之后的黑龙江,鱼类资源极为丰富,周围十余里之外就是密林长草,里面野兽众多,所以根本不用怕食物短缺的问题。

花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剩下的士卒进山砍伐大木,制作棺椁。

八月初四,喜申卫城南,全军披麻衣,祭奠战死的袍泽。

连子宁在喜申卫城南二十里的阿速江西岸,选了一处依山傍水的高地,所有战死的数万名士卒,每人一副棺椁,就埋葬在的松花江畔这一片青山绿水之中。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死后能有如此风光大葬,能在一个风水宝地容身,能有一副实打实的棺材,已经是极为幸福的事情了。

这些日子,喜申卫平静无波,而松花江南岸,面积达到了差不多有一个山东布政使司大小的松花江将军辖地却已经是一片兵荒马乱。

上一任松花江将军现在正关在诏狱里头数蚂蚁等死,而写着现任松花江将军连子宁的名字的诏书此时还在路上,整个松花江南岸,阿速江以西,柱邦大城以东,辽北将军辖地以北这千里沃野,已经是变成一片没有统治者的真空地带。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军队驻扎。

第一次女真大军在阿敏、济尔哈朗、额勒和泽等海西三杰的率领下南侵,猝不及防之下,松花江将军下属的边军被打的大败亏输,十余万大军伤亡过半,只剩下了不到五万人的残兵败将。而这剩下的五万人,跟随徐鹏举北征,在松花江北岸大败,这五万人也没剩下几个逃回来。

所以说,虽然现在松花江将军麾下名义上依旧是有十几个卫,数十个所,但是实际剩下的兵丁,只有在柱邦大城的五千人。

其它的地方,地方卫所的军营都还在,但是里面已经是没人了。

其实,现在的松花江将军辖地并不是没有军队,实际上,此时松花江将军辖地内士兵并不少,足足有数万之数,但是他们已经不属于大明朝的军队序列,尽管他们十多天之前还是。